第(1/3)頁 “介甫兄莫不是在說笑,這文人如何能操持武事?” 王安石的想法過于驚世駭俗,剛出口就有人想都不想,直接反駁道。 王安石解釋道:“那些瘦弱書生當然不行了,當然,也不需要那些士子有古儒之風,能文能武,只要體格健壯就足以勝任,畢竟我們需要的又不是什么沖鋒陷陣的猛將。 那些士子們要做的,是讓大乾士卒們知曉家國大義,讓他們明白自己若是茍且偷生,就會誤了國家大事,活著保不住自己的小家,只有沙場死戰,才能保妻兒平安。” 話說到這份上,已經不需要王安石再說了,在座的官員們全都聽明白了。 不過,那些心思坦蕩的官員認為,王安石的想法是讓那些士子以身作則,讓士卒有死戰之心。 而那些內心比較陰暗的官員卻在想,王安石是想讓那些士子們把大乾士卒們忽悠瘸了,士卒死戰,他們所在后面看著。 在戰場上,這兩種人肯定都有,說不定還有自己貪生怕死,起反作用的士子,不過只要讓大部分士卒有死戰之心,對朝廷而言就已經夠了。 這些人在細想之后,就發覺王安石的想法確實有可行之處,不過,又一個問題擺在他們面前。 “介甫,這天下考過解試的士子雖多,但真有那么多士子愿意去軍隊中當文官嗎?” 王安石笑道:“那些士子不是覺得官家待武人過于優渥嗎?那就給他們一個機會去享受一下官家的優渥待遇。 這只需過了解試就可為官,也算是一條為官捷徑,況且這軍隊里的文官那也是文官,調動一些干才到地方上那也是情理之中。” 待遇好,門檻低,還有發展前景的職位,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不可能缺人的,不過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介甫,我朝已經有冗官的苗頭了,值得為那些軍隊文官開那么大的口子嗎?” “值不值就看我等怎么用了,官家把我們當大牲口使喚,我們又怎么能讓下面人閑下來。 那些士子即然能考過解試,當個私塾先生自然是綽綽有余,教那些士卒識字自然不在話下,這人認不認字可是有天壤之別的。 再說了,那些士子總要比那些武夫好指揮吧,更清楚軍令吧,讓其參與兵事也沒什么問題。” “此舉古未有之,過于驚世駭俗,要是曾公亮想到了什么萬全之策,我等可就被比下去了,我等還是要多考慮考慮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