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48章 給我敬個禮-《1911再造中華》


    第(1/3)頁

    不過,李思明隨即就發現自己想太多了。就他目前控制的地盤,能用到中將級軍銜就已經很不錯了,還元帥?真的是想太多了。他擺擺手,說:“元帥、大將什么的以后再說,現在能用到中將就算不錯了!”

    中將就是集團軍級單位的司令官。

    蔡鍔扳著手指計算:“目前整個淮安府最多可以動員起二十個民兵團,每個團滿員達2500人,當然,不可能將這么多部隊全部拉上戰場,最多只能動員十一到十二個團,這是極限了。宿豫那邊已經成立了十一個農場,總共擁有田地一百五十萬畝,待開墾的田地二百五十萬畝,加入農場的農戶多達六萬六千戶,按每戶出一丁算,也可以動員起二十個團……再加上徐州那邊八個團,淮西那邊十一個團……”

    叭啦叭啦的計算了一通,他篤定地說:“我覺得你應該著手準備更高一級的軍銜?!?

    李思明盤點了一下,發現自己名義上擁有的部隊還真不少,真要將所有民兵全部武裝起來,都有六十幾個團了。當然,只是名義上擁有的,實際上可用于作戰的要打很大一個折扣,畢竟這里頭有大量女民兵,雖然那些女民兵也很剽悍,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她們上陣殺敵,做做醫療保障就算極限了。此外,六十幾個團那是家家戶戶都出兵的結果,實際上也不可能,因為這里頭有很多是家里的頂梁柱,如果他們犧牲了或者受傷了,整個家就垮了。一通加加減減后,可以上戰場的部隊最多四十個團,而一次能拉上戰場的,不超過二十五個,這是極限了,再多就要出問題了。

    在他的編制里,一個師是三個步兵團加一個炮兵團,二十五個團足夠編六個師……就他目前的情況,大概也用不著六七個師那么大編制的集團軍,也就是說,就他目前能拉起來的部隊,夠編兩個集團軍了?

    這樣看的話,好像是應該準備更高一級的軍銜哦!

    他捏著下巴說:“要不先將上限提到上將,以后再視情況決定要不要設大將和元帥軍銜?”

    蔡鍔點頭表示贊成:“這個可以?!彼窃谌毡緦W的軍事,受日本軍事體系影響很深,日本有大將和元帥軍銜,他希望李思明這邊也有。不過他也知道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很多適合日本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中國,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生搬硬套,得按實際情況來。

    于是,軍銜制度就這樣初步確立下來了,最低下士,最高上將。這里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那就是士官。這是具備專業技能的士兵,但高于士兵又不屬于干部,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資歷最高的士官,連將軍都要主動握手的。李思明對士官的培養也很重視,一開始就將士官選拔制度給定下來了。

    至于如何才能培養足夠的士官……

    他唉聲嘆氣,一不留神又從頭上揪下了好幾根頭發。中國的軍事基礎真的太過薄弱了,想成規模地培養士官,好難啊!

    難到想哭的那種。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十一月份,秋收結束了,該入庫的糧食都入庫了,民兵們都閑了下來。本來按計劃,這個時候民兵應該投入到開挖淮河行洪通道、拓寬新沂河和開挖徐洪河的工程中去,蘇北的水患實在太嚴重了,需要搞一大堆大工程才能徹底解決。但是考慮到明年就要天下大亂了,李思明改變了主意,決定由少量民兵軍官組織和監督、從外地招募民工進行這些工程。這并不是什么難事,今年夏季安徽又又又又又發生了大規模水災,各州縣普遍受災,數十萬人無家可歸,這些難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跑到了蘇北。山東今年同樣天災頻發。受災面積沒有安徽那么大,但也有數萬人流離失所,不得不南下討生活。此前李思明往新幾內亞和越南那邊派遣礦工,再加上徐州煤鐵資源大開發,給四萬多名難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但仍然有很多難民衣食沒著落,不知道應該怎么熬過這個冬天。現在正好,這幾項大工程一上,難民的工作全都有著落了!

    至于民兵……

    他們要訓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澧县| 伊宁市| 依兰县| 宁津县| 颍上县| 沿河| 屯昌县| 巴林右旗| 昌黎县| 蓬安县| 长治市| 武胜县| 鄂尔多斯市| 麦盖提县| 分宜县| 龙陵县| 闻喜县| 日照市| 沐川县| 保山市| 杂多县| 农安县| 舞阳县| 义马市| 宜阳县| 乐业县| 兴仁县| 沾益县| 陆丰市| 丹东市| 观塘区| 石屏县| 奉新县| 朔州市| 措美县| 清丰县| 莱州市| 隆尧县| 双柏县| 青冈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