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言重了!——” 林桐伸手攙起了郭德剛,下臺去了。 到了后臺,林桐深深的出了一口氣,就這么一折戲,比自己唱一出武戲都累,精神需要萬分的集中啊! 忽然,一聲響徹云霄的“叫小番——”響起,臺下觀眾叫好聲四起,掌聲雷動。 郭德剛的嗓子那真的是好,又高又亮,這一聲叫小番,就夠票價了! 接下來,盜令,別宮,出關,巡營,見弟,見母,見妻,別母,回關,斬輝…… 一整出的《四郎探母》,還別說,郭德剛真的是有模有樣,讓那些不喜歡郭德剛的人來看看,就算是那些專業的老生演員,也未必能比郭德剛強多少。 尤其是在巡營時的那個吊毛,翻的是真漂亮,不知道有多少的老生演員,都砸在這一下吊毛上了。 但是,別看郭德剛身材有些臃腫,但是格外的靈活,這一個前空翻,后背落地的吊毛,真的是技驚四座。 臺下的觀眾們也都是懂行的,都被郭德剛這一下賣力氣的表演給震住了,兜四底的掌聲和叫好聲,將三慶園的樓頂都要給掀起來了。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臺下的觀眾竟然沒有一個提前退場的,這在戲曲表演中,是非常罕見的。 尤其是像這種連臺本戲,由于劇情過長,而且其中有一些劇情比較無趣,所以,有不少對戲曲并沒有那么深感情的觀眾們,往往會感覺到疲憊,中途就退場了。 所以,現在這種連臺本戲已經很少演出了,大多數都是折子戲,就像是剛才的《坐宮》這一折戲。 只有那些有實力的名角大腕兒,才敢去貼這么一整出的大戲。 等到謝幕的時候,郭德剛拉著林桐走了出來,觀眾們激動的大聲喊著林桐的名字。 最后,等到大家都謝完幕了,郭德剛拉著林桐,不讓他走,其他人也都是笑呵呵的退場了。 郭德剛笑著說道,“今天真是多虧了林桐兄弟啊,本來今天唱旦角的趙玉鳳老師臨時生病,我只能把林桐兄弟給拉過來救救場,這救場如救火啊,林桐兄弟真的如同古之孟嘗,二話沒說,就來了,今天這出戲,林桐兄弟當居首功啊!” 林桐擺了擺手,一臉苦笑的說道,“別說首功不首功,我就想說一句話,郭老師,您這詞,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都不知道上哪逮您去,差點就把我給扔臺上了!” 臺下的觀眾們全都是笑開了花。 郭德剛也是笑得只見眉毛不見眼,說道,“嗨,第一次跟這么好的角兒合作,哥哥我今天算是唱嗨了,本來我上臺的時候,還琢磨著一定不能按著我的老詞來,誰知道,唱著唱著,我就給忘了,對不住了啊!” 臺下第一排有位觀眾扯著嗓子喊道,“林桐,你今天沒被撂臺上已經算好的了,上一次北展劇場,老郭直接把人家程派的張老師給唱忘詞了!” 其他的觀眾們也都是笑瘋了,現場可是有不少人都見證了那次的表演。 雖然說當時是返場,但是對于程派名家張慧娟來說,簡直就是職業生涯的噩夢。 就是那句“三更去,四更轉,五鼓天明轉回還”直接把對方給干懵了,瞬間大腦一片空白。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和一個人一起合作背誦一首古詩,他一句,你一句,其實如果這首古詩已經非常的熟悉了,你腦子都不用提前去想詞,他的上句一出,你自然而然的就能跟著背下來。 其實唱戲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是屬于肌肉記憶。 但是,郭德剛的這句詞,在人家的肌肉里,沒有這個記憶,直接就斷片了。 郭德剛趕緊作勢攔著大家,說道,“不是我,我沒有,你們別胡說!” 正兒八經的,這還是第一次林桐跟別人直接臺上見的,在明來京劇團,從來不會出現這種事情,就算是一出熟戲,大家也需要提前排練個兩三次,讓彼此熟悉一下對方的套路。 這次經歷,算是給林桐提了個醒,別說自己不是京劇大師,就算是京劇大師,遇到這種情況,該出事照樣要出事。 “返場,返場!” 聽著大家高呼返場,郭德剛并沒有任何的意外,這些人不但是戲迷,更是德云社的粉絲,聽郭德剛,沒有返場,那有什么意思。 對于正兒八經的京劇演員來說,返場確實很常見,但是返場的次數不宜太多,一兩次就夠了。 郭德剛說道,“行行行,那我們哥倆再伺候大家一段,時間已經太晚了,到時候你們回去都沒車了!” “我們開車來的!” “我也開車來的!” 郭德剛一臉不屑的說道,“趕緊去看看吧,你們的自行車轱轆都被卸了,還在這聽戲呢!” “哈哈哈——” 郭德剛看著林桐,問道,“咱倆再來一出什么戲呢?” 林桐不動聲色的退后了半步,說道,“不如這樣,郭老師您自己先來一段,我等會也自己來一段!” 看著林桐這幅防賊的模樣,臺下的觀眾們都快要笑瘋了。 “郭老師,看來這是林桐老師嫌棄你了,估計這也是你們的最后一次合作了,太難伺候了!” 郭德剛一臉幽怨的看了一眼林桐,然后沖著臺下的觀眾說道,“你們這些人,心眼都壞了,一點都不知道林桐兄弟的好意,我唱一段,他再唱一段,這不就是兩段了嘛,給的多,你們還起哄!” 看著勉強挽尊的郭德剛,觀眾們笑得聲音更大了。 “《未央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