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每一場都是新歌,這也是林桐的習慣。 每一次的演出,都會讓大家對林桐更加的敬畏,這個年輕人到底還有多少存貨啊。 導師戰的五首新歌,十二強賽的五首新歌,加上六強賽的三首新歌,這已經是十三首了,而且林桐的新歌并不是糊弄事的,起碼都是水準之上。 只是因為《華夏好聲音》還沒有播出到導師戰,所以,這些歌還沒有進入到新歌榜中,否則的話,估計林桐的名字,又要開始亂殺了。 幽幽的古箏聲,伴隨著二胡的嗚咽聲,讓所有人全都安靜了下來。 “燕去時紅豆滿枝……” “遠游人莫問歸期……” “誰獨守瀟湘水碧……” “不知今夕何夕……” “燕回時良人無跡……” “應有意此去別離……” “不愿長情無所寄……” “遠行尋尋覓覓千里……” “他揮毫潑墨落筆……” “她舞袖夢里佳期……” “戲中情戲中意……” “陌路人相逢在花天錦地……” 周小山那柔和的聲線,讓大家都沉醉在這濃濃的古風之中。 寥寥幾筆,已經將一個憑窗苦等春閨女子的思念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周小山用他那雌雄莫辯的嗓音,訴說著一個癡情女子的情癡。 臺下的幾位導師不由的被林桐這種強大的敘述能力再次嘆服。 這就是林桐的戲腔歌曲,古風歌曲,雖然古意盎然,但是不管是誰,聽了之后,就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不像是現在那些刻意模仿的古風歌曲,全都是用一些不知道從哪里抄來的詩詞歌賦,斷章取義,摻雜在一起,強行押韻,無病呻吟。 而林桐的歌曲,從來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用他最擅長的講故事能力,用歌詞將你帶入到他想要告訴你的故事中。 不過,周小山的聲音,也是非常適合這首歌曲,仿佛一個幽怨的女子一般,坐在窗戶前,從打開的窗戶,將自己的手探出去,想要接住落下的雨水,但是,最終,只能看著雨水慢慢的滑落。 最后一句歌詞,如同《黃梅戲》中一樣,忽然變成了戲腔,讓所有人都是精神一震。 來了! “她唱著他鄉遇故知……” “一步一句是相思……” “臺下人金榜正題名……” “不曾認臺上舊相識……” “他說著洞房花燭時……” “眾人賀佳人配才子……” “未聽一句一嘆戲里有情癡……” 第一次聽周小山的戲腔,不得不說,有天賦就是霸道。 雖然沒有學過戲曲,但是在林桐的教導下,周小山很快就掌握住了戲腔的唱法,而且他自己天生的這幅好嗓子,唱起戲腔來,真的是和林桐不相上下。 大家聽著周小山的聲音,不由的都瞇著眼睛,感覺這聲音,仿佛在按摩你的耳朵一樣。 但是有不少人,都被這一段戲腔歌詞給震撼了。 聯系一下上下文,這里唱的就是一個“陳世美”的故事啊! 女子在臺上唱著“他鄉遇故知”,每一步看著都是相思。 而臺下的男人金榜題名,而且還是洞房花燭時,但是對臺上那個“舊相識”已經不認識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忘記了,還是故意想不起來的! 眾人們都是慶賀這才是佳人配才子?。? 但是,誰又聽到了臺上女子嘴里唱出來的情癡! 頭皮發麻??! 幾位導師都為林桐的這首歌感覺到了頭皮發麻。 聽歌都能聽出一副畫面了。 這就是林桐讓人驚嘆的創作能力了。 一首歌,能夠把觀眾們都帶進去,通過歌詞,引發觀眾的聯想,這樣的歌曲,才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聽著周小山的歌聲,仿佛他已經變成了那個在戲臺上唱著情癡的女子,而臺下的眾人,都是那些來慶賀狀元郎雙喜臨門的賓客。 一下子,大家都沉浸在了這個虛幻的世界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