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七章 跟著昆曲王子學念白-《我的國風百藝系統》


    第(1/3)頁

    鏡頭一轉,四位老前輩坐在前面,林桐敬陪末座,身后是頤和戲社的學員們以及兩位嘉賓,看著大家真誠的笑臉,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是將這幅美麗的畫卷印刻在了心中。

    頤和戲社,開園留念。

    跟隨著鏡頭,大家可以俯瞰到頤和園中的無雙美景。

    “接下來,有一個任務,我給你們兩個人在頤和園里安排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昆曲王子’,你們現在需要去找到他,他會給你們最好的指導。”

    伴隨著林桐的聲音,夏雪和周小山二人開啟了“尋師”之旅。

    會仙居,知春亭,……

    然后,一聲婉轉典雅的行腔,飄蕩在頤和園中,而且周圍人流如織,不少人都駐足欣賞。

    小班事楊濤帶著周小山和夏雪,暢游在頤和園中。

    夏雪忽然側耳說道,“哎,是不是那邊啊,我好像聽到聲音了!”

    周小山也是點了點頭,說道,“對,我好像也聽到簫的聲音。”

    跟隨著簫的聲音,三人來到了一條長廊。

    頤和園中的魚藻軒,兩個優美典雅的身影,正在翩翩起舞中。

    排云門的兩側,各有一座臨水建筑,分別命名為魚藻軒和對鷗舫。

    魚藻二字來自《詩經小雅魚藻》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在古代的時候,帝王都喜歡用“魚藻”來自喻,用魚和水藻的關系映射,歌頌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的和諧氣氛。

    而對鷗二字,來自《列子黃帝篇》的故事:有一個住在海邊的人,喜歡鷗鳥,每天早晨來到海邊都有數百只鷗鳥和他很親近。有一天他的父親要他把鷗鳥捉回來供自己玩樂。可是第二天來到海邊時,鷗鳥都圍著他飛,就是不下來。這說明鳥是知道他的企圖的,所以才不與他親近。

    關于這個故事,晉朝的張湛有評論:“心動于內,形變于外,禽鳥猶覺,人理豈可作哉!”

    也就是說,如果人有了詭詐之心,禽鳥都可以察覺而遠離。給這個臨湖建筑取名“對鷗”的含義就很明顯了。

    人不要有不良的企圖,要心底坦誠才好!

    當然也是皇帝對自己以及對群臣的警示。

    “咱一片閑情,愛煞你哩——”

    鏡頭中,出現了一位長相英俊的昆曲小生演員,正是有著“昆曲王子”之稱的張君。

    對面的旦角演員是他的助教,思銘。

    “好!”等到張君的行腔結束之后,三人在他們的身后大聲的叫起了好來。

    楊濤笑著說道,“沒想到,師父給我們找的昆曲王子,還真的是昆曲王子啊!”

    張君哈哈一笑,說道,“你這小家伙,現在都長這么高了!”

    楊濤和張君曾經也有一面之緣,兩人曾經在春晚的后臺上遇見過,那個時候的楊濤,還跟個小蘿卜頭一樣,現在已經大變樣了。

    “老師好,我是周小山!”

    “周小山,你好!”

    “老師,您好,我是夏雪!”

    “夏雪,你好!”

    張君,是魔都戲曲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校長,是昆曲藝術家俞振飛先生的再傳弟子,也就是徒孫。

    曾經獲得過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由于扮相俊美,被譽為“昆曲王子”。

    “張君老師,我們是想請您到我們的頤和戲社,來教我們唱戲的!”

    夏雪一臉誠懇的說道。

    周小山也是趕緊說道,“是的,張君老師,由于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不怎么了解咱們的戲曲,所以,我們想要用年輕人的視角,來了解一下戲曲文化。”

    張君點了點頭,問道,“知道昆曲有多少年的歷史嗎?”

    這個問題我知道答案。

    夏雪趕緊伸出自己的右手,比劃了一個六,說道,“六百多年!”

    張君贊許的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在六百多年前,昆曲就已經誕生了,昆曲又被成為‘水磨腔’‘水磨調’,因為昆曲的唱腔非常的柔綿,有一種在水邊的植物,叫做木賊草,把它采集回來之后,蘸上水,用來打磨紅木家具,經過七七四十九道工序打磨出來的紅木家具,表面就會非常的柔滑,而內里非常的堅韌,用來形容昆曲的韻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蓝旗| 张家口市| 屯昌县| 西平县| 通海县| 东兰县| 洛宁县| 虎林市| 靖宇县| 泗阳县| 和龙市| 新绛县| 聂荣县| 榆中县| 游戏| 弥勒县| 颍上县| 苏尼特右旗| 辽阳市| 长白| 双柏县| 五原县| 荃湾区| 拉萨市| 焦作市| 锡林浩特市| 德令哈市| 渝北区| 彭山县| 樟树市| 巴楚县| 广河县| 英吉沙县| 阜阳市| 泸定县| 曲水县| 南郑县| 英超| 金昌市| 南投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