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桐起身,沖著王英輝老師鞠了一躬,說道,“多謝王老師的提點,林桐銘記在心。” 林桐看到現場的氣氛有些沉重了,不由的笑呵呵的說道,“哎呀,沒想到啊,我弄出這么個頤和戲社,被各位老師們這么一說,我感覺到亞歷山大啊!” 幾位前輩們也是微微一笑。 張可說道,“對了,我這次來,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 林桐眼睛一亮,問道,“師兄還給我帶見面禮了?” 張可笑罵道,“你這小子,見面禮下回再說,不過這一次的這份禮物啊,可不簡單啊,這是咱們師父譚圓壽先生親自去請尚昌榮大師,為你們節目親自題的牌匾。” 尚昌榮,如今華夏京劇界的一座豐碑。 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的公子。 尚先生的師父是“富連成”戲班第一科的侯喜瑞大師,學的就是架子花臉。 尚昌榮先生可以說是目前華夏京劇界第一花臉演員,不但是白玉蘭獎的終生成就獎得主,還是華夏戲劇大獎梅花獎的首位梅花大獎的得主。 所謂梅花大獎,也就是要獲得三次梅花獎的演員,才會有這樣的稱號。 獲得一次梅花獎的演員,被大家稱為一度梅。 獲得兩次梅花獎的演員,被稱為二度梅。 當初尚昌榮先生的成就讓梅花獎特別設立了梅花大獎,為的就是表彰這位為京劇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老藝術家。 而尚昌榮先生最讓人稱道的地方,雖然他收了不少的徒弟,但是他一直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尚派。 當初尚昌榮先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非常謙虛的表示,目前的華夏京劇界,沒有任何人可以開宗立派,因為他們的實力跟前輩們比,如同螢火之于月光。 這番言論,也讓尚昌榮先生在京劇界的地位更加的超然了。 作為四大名旦現在唯一一個還健在的后代傳人,尚昌榮先生的書法也是一絕。 這一次能夠讓尚先生親筆寫下這個節目的名字,真的可以說是倍感榮幸。 看著牌匾上的草書“最美華夏戲”五個大字,林桐不由的贊嘆不已。 雖然他已經獲得了鄭板橋的書法,但是尚昌榮先生的書法比起鄭板橋也是不遑多讓。 張可笑著說道,“尚老師是華夏戲劇家協會,京劇協會的原主席,同時也是當今京劇界花臉流派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 看著這塊來歷不凡的牌匾,大家都能感覺得到尚昌榮先生對這個節目的期望,要知道,尚先生的字,可不是誰都能要的到的。 林桐笑著說道,“趕緊,把這塊牌匾好好的珍藏起來!” 大師兄和二師姐兩人小心翼翼的抬著牌匾,走出了房間。 “大家請坐!” 林桐示意大家坐下。 “今天,是我們這個節目的第一期,我的想法是,我們要選擇一個劇種,然后讓年輕人的方式,重新展示一下,幾位先生給我們一個建議,我們應該做什么比較好呢?” 谷文玥先生笑著說道,“如果是第一個戲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用昆曲,畢竟昆曲是咱們戲曲的百戲之祖,而昆曲中最經典的就應該數《牡丹亭》了!” 一旁的李玉福先生點了點頭,說道,“昆曲已經六百多年了,咱們京劇才二百年左右,按照我們現在的要求,學京劇之前,必須要先學昆曲,你必須要有昆曲的底子才行!” 夏雪有些好奇的問道,“李老師,為什么京劇演員首先要學昆曲呢?” 李玉福笑著說道,“剛才我也說了,昆曲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它的所有東西,不管是唱腔還是身段,都已經被一代一代的大師們研究到了極致,有這么好的老師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為什么不學呢,而且昆曲中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運用到京劇當中來,就像剛才這個小孩說的,唱《貴妃醉酒》,需要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在昆曲中,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載歌載舞,邊唱邊動,所以,京劇演員先學昆曲打基礎,然后再學京劇,就會感覺到駕輕就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