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桐用他極富感染力的聲音,將譚鑫培先生的一段往事說的是跌宕起伏,讓現場的觀眾們都是聽的非常過癮。 董怡笑著說道,“相信在座的觀眾們都應該看了今年的元宵晚會,都看到了林桐在舞臺上那一段《四郎探母》中《坐宮》的選段,林桐一人分飾兩角兒,也算是開創了京劇舞臺的先河了,相信大家都沒有看夠,不如今天就讓林桐在給我們現場展示一下如何呀?” 觀眾們一聽這話,頓時興奮起來了,叫好聲四起。 林桐站起身來,說道,“謝謝大家的厚愛,既然大家這么捧,那我就在這里伺候大家一段,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為戲曲節目,旁邊自然有一隊京劇的樂隊,林桐和胡琴老師對了一下眼神,比劃了一個手勢,胡琴老師心領神會。 胡琴聲響起,熟悉的西皮流水伴奏,林桐再次一人分飾兩角兒,將這出戲表演了出來。 到最后的時候,林桐將唱段結束在了“始才交咱冥誓言,你也對天就表一番——” 但是,現場的觀眾可不過癮,大聲的喊道,“叫小番吶!——” 董怡在一旁也是跟著起哄。 林桐苦笑著示意了一下樂隊。 “一見公主盜令箭, 不由得本宮喜心間, 站立宮門,” 吧嗒罄倉—— “叫小番——” 一聲響徹云霄的嘎調,一下子把現場觀眾們的熱情給提升到了最高點。 董怡都忍不住大力的鼓起掌來,這么近距離的聽這個嘎調,她深切的感受到了這一嗓子的威力。 林桐唱完之后,氣不長出,面不改色,仿佛剛才唱那么一大段魚咬尾的唱詞,還來了一個八度的嘎調的人,并不是他。 董怡一臉敬佩的看著林桐,她作為一個從戲曲學院畢業的演員來說,這一段的難度她可是心知肚明的,而且她也采訪過不少京劇名家,別說是一人分飾兩角兒,就算是一對一口的唱,唱完這一段之后,多少都會有些氣息的變化。 “好,接下來,就請林桐稍微休息一下,我們請上來幾位戲迷朋友,兩位譚派的戲迷,兩位梅派的戲迷,想要讓林桐來聽一下,他們誰唱的更像譚派,誰唱的更像梅派!” 董怡招了招手,工作人員推上來四個用布簾子搭成的大門,后面的大屏幕緩緩打開,四個身影悄無聲息的站在了四個大門之后。 林桐倒是對這個環節挺感興趣的。 因為京劇這門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戲迷,只要培養出一群專業的戲迷來,這門藝術就不會絕。 只不過現在的京劇戲迷有斷檔的風險了,年輕的戲迷很少,現在的戲迷最年輕的一群也都已經四十歲以上了。 四十歲以下的戲迷,現在根本不成氣候。 “請一號大門后的戲迷,準備亮嗓。” 胡琴聲響起,板式是西皮慢板,林桐的右手在椅子的扶手上,輕輕的點著,非常期待這位戲迷能夠給自己帶來一點驚喜。 “店主東帶過了黃驃馬,——” 林桐不由的點了點頭,抬頭鼓起了掌來,雖然可以聽出這位的氣息不是那么的穩定,但是對方的嗓音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將譚派的韻味還是很明顯的表現了出來,值得鼓勵一下。 現場的觀眾們也是非常的懂行,跟著林桐一起鼓起了掌來。 “不由得秦叔寶兩淚如麻。 提起了此馬來頭大, 兵部堂黃大人相贈與咱。 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 還你的店飯錢無奈何只得來賣它。 擺一擺手兒你就牽去了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到了大家掌聲的激勵,這位戲迷在后面的表現更加的自如了。 胡琴的板式一變,林桐的臉色也鄭重了起來,這一段唱的最后一句,是一句西皮搖板,難度還是蠻大的,如果這一句唱不好的話,那就會前功盡棄。 “但不知此馬落于誰家?——” “好!——” 林桐等到對方的行腔結束之后,第一個鼓掌叫好,表示了對這個戲迷的認可。 董怡問道,“林桐,你覺得這個戲迷唱的怎么樣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