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說是林桐了,就算是當地的村長和鎮長都是一臉懵逼,以前也不是沒有來過戲曲大佬,但是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呢。 隔壁幾個村的人都跑來了,而且還有從市里面趕來的人,都是為了來聽林桐在京劇大典之后的第一場戲。 陳玉山拿著自己的小茶壺,走到了臺口,看著下面烏央烏央的人頭,也是感覺到有一些眼暈,回到后臺,志得意滿的說道,“今天,咱們得好好買賣力氣了,老夫我還是第一次給這么多人唱戲呢!” 張曉璇也是一陣的激動,雖然她知道這都是林桐的功勞,但是作為明來京劇團的團長,她對這個劇團的感情比誰都要深厚。 能夠給這么多人唱戲,她自然也是非常開心的。 林桐笑呵呵的來到了兩人的面前,伸出了右手,說道,“團兒,陳爺,今兒個可是咱們仨頭一回合作,就讓我們把明來京劇團的名聲給打出去吧!” 看著自信滿滿的林桐,張曉璇和陳玉山也是一臉鄭重的將自己的右手放了上去。 鑼鼓聲一響,外面亂糟糟的聲音全都安靜了下來,就算是站在后面的那些人,也都是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楚戲臺上的一切。 張曉璇飾演的李艷妃首先出場。 一段二黃慢板,讓張曉璇演繹的淋漓盡致。 《二進宮》這出戲,是京劇中非常罕見的全都是“二黃唱腔”的戲,而且這出戲里,把“二黃”所有的板式都給展現了出來。 可以說,《二進宮》就是二黃唱腔的最高境界。 這出戲也是難得的生旦凈三個行當一頭沉的劇目。 旦行的李艷妃,生行的徐彥召,凈行的楊波。 這是一出唱工戲,年輕的演員們根本就不敢唱這出戲,沒有超強的實力和長久的舞臺經驗,就算是一些大劇團,都不敢輕易的唱這出戲。 因為這出戲全是要靠角兒的唱工,從頭到尾,基本上都是站在那,一動不動的唱,如果沒有真功夫,下面的戲迷們可是坐不住的。 所以,這一次,明來京劇團敢拿出這出戲來,也是膽子非常的大。 “大人請!” “千歲請!” 張曉璇的詞唱完之后,安穩的坐在了小座上。 這個時候,兩個聲音從上場門傳了出來。 聽到熟悉的聲音,臺下的觀眾們都伸長了脖子,看著上場門的方向。 陳玉山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震得臺下離得近的觀眾們耳朵都有些發疼。 老爺子這也是用了真功夫了。 而林桐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悠悠揚揚,竟然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的,就算是離得很遠的那些人,仿佛感覺林桐在自己的耳邊說話一樣。 這就是京劇演員的真功夫了。 在過去的時候,京劇演員可是沒有麥克風的,也沒有擴音的設備,所以只能靠自己的肉嗓子,來讓所有的人都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能讓前排的人聽著燥,也不能讓后排的人聽不清楚,這就需要你有深厚的功夫,讓自己的聲音能夠均勻的傳遞到每一個戲迷的耳朵里,這就是京劇演員的真功夫了。 不過,現在的京劇界,有這種本事的人少之又少,畢竟現在都有麥克風了,輕輕一說話,全場都能聽見,也沒人去練這種沒有意義的東西了。 但是,這種本事真的是沒有意義嗎? 林桐這一開嗓,瞬間就把臺下的一些懂行的人給震住了。 兩人先是在宮門外,一句一句的唱著,將之前的一些故事情節,讓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 這出戲其實是《龍鳳閣》的第三折,前面還有兩折,名叫《大保國》《探皇陵》,合起來簡稱“大探二”。 內容講的是,明初,皇帝駕崩,太子年幼,太子之母李艷妃暫理國事。李艷妃之父李良起意篡位,定下一計:約定暫代皇帝,等太子長大成人再還政。李妃欲從之,李良又命文武百官簽字畫押。老臣徐彥昭識破奸計,出面阻止,并號召其他官員拒簽,但只有兵部侍郎楊波支持徐延昭。朝堂上,徐楊二人力諫不可讓位,李妃不從,將二人趕出朝堂,聲明永不錄用。李良原形畢露,將李艷妃打入冷宮。 徐彥昭夜探皇陵,在先王靈位前感慨萬分。楊波數子領兵勤王。徐楊到冷宮救出李妃。 而這里,就是徐彥昭和楊波二次進宮,救出李妃。 這一段,林桐和陳玉山各自有一大段的二黃唱腔。 有了林桐的刺激,陳玉山也是鉚足了勁,將自己的能耐全都給展示了出來,引得臺下的掌聲和叫聲不斷。 而林桐的唱腔,更是讓臺下的觀眾們如癡如醉。 譚派的唱腔,非常適合唱這一段戲。 “哎,先王啊——” 張曉璇的一陣哭腔,讓臺下的觀眾們都是精神一震,因為他們知道,這出戲最精彩的部分就要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