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秦夙和江琬如果要回晴州,以他們的速度,但凡全力行進,甚至有可能一日之內就回到晴州。 一日千里,對他們來說不是夢想,根本就是現實。 所以他們完全可以在京中信息到達晴州之前就先回去。 回去以后,可以從容布置,等候京中來人。 江琬則道:“有這個時間差的話,蜀王與這個偽齊王便該分出勝負了吧。” 先讓這兩王爭斗一番再說, 到時候不論是誰坐上皇帝的位置,肯定都會因為旱災的事情被弄得焦頭爛額, 民心喪失。 在未解決太陽的事情之前,這其實就是一個爛攤子, 誰也收拾不住。 畢竟大周地域太廣闊了, 如果只是一時一地受災, 那還可以有其它州縣來做支援。可要是整個大周都受災,只憑各地官倉中原來的那些積累,又怎么可能扛得住那么多人口的消耗? 最可怕的是,這場旱災還不知道究竟會持續多久。 只可惜,現在不論是蜀王,還是偽齊王,又或是其他大周權貴,大概都還未曾想到這一點上去。 畢竟他們都習慣了爭權奪利,在自身修行上就難免差得遠了些。 他們既沒有江琬的靈覺敏銳,也不似秦夙已經突破到造化境,能夠碰觸到規則上的某種真相。 在大多數人看來,現在雖然有兩三個月沒下雨了,看起來是各地旱情頻起,可畢竟不下雨的時間還不夠長,大家日子也還沒到完全過不下去的程度—— 既然這樣,那當然還是先爭權位比較重要。 此時不爭的話,又還要等到何時呢? 既然這樣,那就爭吧。 江琬和秦夙果然立即動身,當日晚間,他們就回到了晴州。 第二日一早,王府議事再開。 江琬先重點關注了地瓜的種植情況,然后就吩咐道:“學習了化水術和行云布雨術的各位,如今可以散入各地,開始人為降雨了。這方面,由余刺史統籌安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