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個大蓋桶,一桶是可以立筷不倒的稠粥,一桶是暄軟蓬松的二合面饅頭,還有一桶是帶了肥肉片的白菘炒豆角。 肥肉這個東西,雖說余松柏自己不愛吃,但他知道,百姓們一年到頭難見葷腥,一般都是將此物視為上好美味的。 從這三個木桶來看,這邊的伙食還算是達到了楚王妃當初吩咐的標準。 余松柏暗暗點頭。 再看民夫們領取食物。 這一批修路的民夫共有三十幾人, 而那邊裝食物的木桶每一個都是又深又粗的, 要分配給這三十幾人, 從分量上來看,顯然是非常足夠了。 果然,只見一位民夫上前, 他手上端著一個大號的粗瓷碗,分食物的兵丁便揮動勺子, 滿滿地給這民夫裝足了一大碗粥。 民夫又從懷里掏出一個布袋子, 兵丁又給民夫裝了六個大饅頭。 民夫還帶了個竹筒, 兵丁給民夫又裝滿了一竹筒的白菘炒豆角——當然,是帶肥肉的那種。 都裝好后, 民夫腰間掛著布袋子和竹筒,雙手則滿足之極地捧著那一大碗稠粥,歡歡喜喜地站到一旁吃去了。 他稀里嘩啦地喝著粥, 等又有幾名同伴領好食物來到他身邊, 幾人就閑聊了起來。 一個說:“老石啊, 你這是, 今兒晚上又不準備動這饅頭和菜了?” 叫老石的樂呵呵道:“嗨,中午已經吃了干的, 晚上這頓喝點粥就盡夠了,饅頭和菜拿回家去給老娘和孩子吃。” 另一個說:“也是啊,其實我也是這么打算的。中午有大碗的干飯呢, 盡夠我們飽一天的了。晚上的饅頭和菜,肯定要帶回去?!? 民夫們紛紛應和:“是啊, 誰不是帶回家去呢?” 也有人感慨:“從楚王府來晴州后,咱們這日子可真是太好過了。如今來做徭役, 居然還能領到這么多干糧帶回家去,這日子, 從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在從前,他們做徭役的時候,不但要被拉到外鄉去做,路途遠就不說了,往往一去就得在外整整一月,還要自備干糧。 那日子,真是別說了, 就是一個泡在苦水里。 誰不怕徭役? 就怕去上一回就丟半條命! 不,能剩半條命回家的都算是好的,還有多少人,是連半條命都撈不回來呢? 哪里像現在這樣, 他們白天在外做工,晚上居然還能回家睡覺,還能帶上官府發的糧食回去,叫一家子都添添油水,飽個肚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