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秦夙和江琬這邊,他卻沒有明確指示。 既不說楚王和楚王妃立了大功,要給予褒獎,也不說他們接下來該怎么做。 就是這么一個模糊的態(tài)度,如果換成心思敏感些的,此刻大概是要惶恐無措了。 好在江琬和秦夙都不是會隨便惶恐的那種人,他們直接就自己開撥了,管你什么暗潮洶涌,總歸他們就是一個目標:去封地! 至于懷王、韓王和蜀王這三個,他們沒遭遇到戰(zhàn)爭,卻反而接到了永熙帝催他們?nèi)シ獾氐闹家狻? 蜀王封地在巴州和隆州,懷王封地在汾州和并州,韓王封地在陳州和潁州。 而齊王的封地,在冀州和齊州。 諸王之中,也屬秦夙的封地離京最遠,最為窮山惡水,最是復雜難解。 要說永熙帝當初選封地時,正受著江琬顛倒黑白的技能影響,不該給秦夙選這種封地才對。 可那時的江琬卻發(fā)現(xiàn),就算自己想給秦夙指一個更富饒,更好管理些的封地,永熙帝也表現(xiàn)得十分猶疑抗拒。 當然,如果她非要強行指定,當時大概也能成功。 可這種成功卻很危險,容易在過后引起更大的反噬。 江琬當時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最終引導著永熙帝,選定了窮山惡水的巫州和晴洲。 窮山惡水,也代表著這是一片足以容納他們大展拳腳的新天地,這是一柄雙刃劍,就看去了封地以后,他們怎么治理了! 日落時分,秦夙與江琬一行已是離開原州地界,到達了渭水之畔。 原州離晴洲、巫州足有將近三千里之遙,這說的還是直線距離。 如果算上實際的道路距離,那可能還要再加上幾千里。 要想抄近道,盡快到達晴洲,有些時候,跋山涉水就是難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