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會向往熱烈,會追逐情意。 現實世界中,凡俗的無奈有太多,人們極難去打破。包括階級的固化,包括門當戶對的約定俗成。 所以哪怕是閨閣中的小娘子,都會愿意去看那些荒誕又氣人的……“軟飯男”的故事。 沒有見過干凈的糖,人家哪怕喂口豆腐渣,小娘子們也能吃得膈應又欲罷不能。 江琬于是在宣紙上寫下第一點:要有情。 然后就是第二類故事:志怪類。 志怪類的故事,多半說的是主角降妖捉鬼的傳奇經歷。 這種故事一般都寫得很短,什么鏡中捉妖,什么符法鎮鬼,什么昆山求道,什么離魂換體,等等。 總之,多半是以離奇的故事情節取勝,至于核心的故事內容,一般反而很少有。 這種的受眾群體也很廣,從老到少也都愛看。 江琬總結了一下,反正人們喜歡津津樂道的,要么要有情,要么要夠離奇,而要是兩者皆有…… 比如她上輩子曾看過的,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書寫的傳奇劇本《牡丹亭》。 人鬼之戀,寫情之極致。 其文辭之雋永,故事之離奇,情到深處,甚至堪破生死陰陽,又極具藝術性與社會性,如此而成一代經典。 她現在想要短時間內以一話本而引動西京風潮,倒是可以借鑒借鑒這些經典的寫法。 想了想,江琬就在宣紙上寫下幾個字:《相思還魂記》。 對,這就是她想要寫的書名。 相思嘛,既標記了“情”的主題,也算是女主角的名字。如此一詞兩用,達到情意相諧的目的。 至于“還魂”,則是為故事的離奇性做標注。 總而言之,就是要在書名里頭將故事的可看點提煉出來。 俗,不要緊,重點是要有造夢感。 總而言之,不管是寫古代的話本子,還是現代的話本子,歸根結底就還是要造夢,要能人所不能,要敢于打破世俗的樊籬,以此滿足人們的幻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