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勤思臺做早課這個事兒,以前是沒有的。 當然,國子監本來就是初開,要說以前……嘿,整個國子監也才開了不到一個月,哪來的什么以前? 從國子監祭酒到其下各級官員與先生,對于要怎么管理這個大周朝的最高學府,大家也都沒有明確經驗。 總之就是參考參考以前的書院和官學,再摸著石頭慢慢過河。 所以,方法更改,新增早課,也不奇怪。 而小娘子們對此有所抗拒,也同樣不奇怪。 說實話,女學也是開先河之舉。所以,女學究竟要怎么管理,這也同樣是大家需要深思和摸索的。 洪先生眉頭越皺越緊,到最后,終究沒有過多與楊云仙爭辯。 他只是不帶溫度地笑了一聲:“也是,你說的竟還有些道理。既如此,若有誰不愿參與早課,不去便是。此事我自會上稟邱祭酒與長公主殿下,說明情況。” 這話一出,本來還各自悄聲議論著的小娘子們立時又都噤了聲。 課室中一片詭異的寂靜。 洪先生最后道:“今日文章,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題。此題并非獨獨只留女學,包括太學與國子學,眾學生也都要以此為題做文章。” 他解釋清楚,原來這又是國子監的一個新規定。 從這回開始,以后每隔五日,國子監都會新出一道經史題。 這道題考的是所有學生,而學生們的文章寫出來后,也將會被匯總到一起,做整體評判。 每輪試題的前三名,不但能獲得不菲獎勵,他們的文章也會被貼出來,最后由國子監集結出版,傳播給整個天下的讀書人看。 小娘子們這回倒不嘩然了。 大家被這一個接一個的新規定弄得思緒都有些滯澀,一時安靜持續。 洪先生話說完,再不愿過多停留,負了手便即大步離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安靜到落針可聞的課室中,才有一個小娘子用怯怯的聲音道:“這,這寫文章,寫寫便罷了。前三也好,獎勵也罷,總歸都與我們關系不大。” 好像……也是? 至此,一直鼓著一口氣的楊云仙面色陡然一松,她還是沒忍住,又看向江琬笑:“喬家妹妹說得對極了,不過,只怕咱們這里有些人不這樣想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