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時候,原先在麗正書院上學的許多勛貴士族子弟,也會轉到國子監去,再分科求學。 而清平伯想要勸說永熙帝的則是,此前因為分歧,而一直難以議定的女學增設之事。 關于要不要在國子監增設女學,這一點永熙帝自身也在猶豫。正因為他本身沒有明確的傾向,臣下們爭論起來,便也更加難以定論。 清平伯原先對這個是不太在意的,卻不料人到中年了,冷不丁還蹦出一個十三歲的女兒來。 這個女兒還不太好管。 于是清平伯思來想去,暗下定計。 不成,國子監這個女學必須得開,不但要開,還得盡快開! 盡快開的最佳方法,只有說服永熙帝。 清平伯于是再度趁夜進宮,跟皇帝陛下洋洋灑灑,引古論今。 真是,自個兒讀書寫文章都沒這么認真過。 不,自從他棄文習武,就再不曾如此引經據典,文采飛揚了。 永熙帝最后都快被他給說暈了腦袋,末了只能感慨:“繼庸啊,你這私心未免也太重了。你家小娘子這一尋回,你都成女學先鋒了。如此顯形跡,是否不好啊?” 清平伯振振有辭:“陛下,東漢鄧太后還曾親召皇家與貴族女子入學館讀書,男女混學,從不避諱。她親任教授,更言,女子不學經,貽害五代矣!” “鄧太后一介女流尚有如此胸襟,陛下辟新除舊,功蓋三皇,又豈是鄧太后可比……” 眼看他張口就來,又要滔滔不絕一番。 永熙帝簡直心悸,連忙叫他打住。 “回頭再上一封奏折,朕這里是準了,臺閣諸位能否被說服,到時還看你的奏折。” 趕緊滾! 清平伯哈哈一笑,告退離去。 多大點事兒? 誰家里還能沒個小娘子了? 真至于這么三番五次的折騰個沒完嗎? 還不是大家都想暗爭個一二三? 讀書人的事,不就是都想要個名聲,再由這名聲劃分個利益嘛。 得了,還得咱莽夫來定乾坤! 夜色茫茫,清平伯踏著風,還要縱穿鎬都,再去羽林軍營區。 而清平伯府的院墻外,一般不容易的江琬借著望氣術終于躲過府中護衛的交叉巡邏,運起輕功身法,翻墻出了清平伯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