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國公府到自己住的院子,一共需要走三千六百五十二步,師云容來的時候就一直在默數著。 花素在一旁嘰嘰喳喳的說著話,一會說李家的人太可惡了,一會說楊默隱藏身份,也很可惡。 一會又說,春梅沒有良心,以前自己把她當做姐妹看待,現在居然這樣對自己。 一會又為楊默可惜,楊大哥雖然沒什么本事,可身為一個男兒,為何卻要給李家入贅,人家都把他休了,他還賴著不走,真是沒有出息。 虧得自己還以為救了兩次自己的他,是傳說中那種義薄云天的游俠呢。 “他在燕州本就是落魄的宗室,以編鞋為生,哪里會是什么游俠?” 走了很遠路,花素倒是沒有什么感覺,師云容卻是香汗淋漓,身子有些發虛,卻咬牙堅持著,臉上浮現淡淡紅暈,別有一番美意。 此時已經臨近中午,整個太原城熱鬧起來。 災民雖然越來越多,但賴得李家大開糧倉,又有軍隊和不良人一天十二個時辰不斷的巡邏著,整個太原慢慢的恢復往日的平靜。 最先從慌亂中恢復過來的便是各大商鋪了,流民一旦有了飯吃,就和普通百姓沒有什么區別。 這些商鋪便開始招工,流民多,雇金自然就不高,甚至有些商鋪管吃管住,都供不應求。 汾河從城內流過,水路上這幾天來往的商船也多了起來。 主仆二人走在街道上,感受著周圍熙熙攘攘的生活氣息,心中的不快與煩悶也少了許多。 水面波光粼粼,船舫如梭,來去之間伴著方言土語,穿過兩岸上的柳枝飄散而去。 商賈一多,所聊之事不免都是和錢財有關。 今日蔬菜漲價了,昨日又來了一船米面,還沒靠岸就被人收走。 大抵都是喜悅的歡笑,踩在青石板橋上,兩邊的河岸邊多了許多浣洗衣衫的婦人,也都眉開眼笑。 年紀稍大些的,身邊衣物堆積如山,一邊和旁邊的人說話,一邊捶打,感慨著多少年來都沒有像今年收過那么多的衣服,雖然感慨,但炫耀的意味還是很足。 年紀輕些,顯然是剛接觸這個行業的小媳婦們,聽著張嬸李媽的炫耀,心里愈發著急,一邊賣力的捶打,一邊偷瞧著學些省力的技巧。 偶爾抬起頭來擦一擦額頭上的香汗,就見對面河岸幾個青衣小帽,不知誰家的奴仆連忙轉頭,但眼角間的余光向這邊看來,卻是做不得假的。 管事的一聲吆喝,幾個奴仆起身而后,嘻嘻哈哈,還有一個轉頭來流連忘返。 過窄橋走寬街,橋頭布遍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兩旁的商鋪間人來人往,游街走巷的打卦算命先生輕搖著卦鈴,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徐徐的從北邊拐過來,新郎官騎著一匹棗紅馬,馬后面是幾個挑著新娘嫁妝的腳夫。 吹著嗩吶,敲著鑼鼓,整條街瞬間熱鬧起來。 主仆倆站在路邊躲著迎親的隊伍,身旁的小販一邊看著熱鬧一邊招呼倆人要不要挑些首飾玩意。 花素自然是興高采烈起來,挑選了半天卻全都不要,戀戀不舍的跟著自家小姐離開。 很快又被賣糖葫蘆的所吸引,掏出自己的荷包,拿出私房錢來買了兩串,一蹦一跳的順著汾河向著家的方向而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