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改姓,賜名,養子,這是尼朋戰國時代很有特色的幾種行為,不是尼朋人,往往很難理解他們對于姓氏和血統的狂熱。 尼朋人在小時候經常會有各種小名,比如說新九郎,但在成年元服之后,繼續用小名就不合適了,他們會取一個正式的名字。 雖然同樣非常重視自己的姓氏,但是和隔壁的震旦帝國輕易不改變姓氏不同,尼朋人非常愿意接受來自于上位者賜予的姓氏,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榮耀,尼朋人對于姓氏和血統都極為看重。 甚至有很多人在其自身地位獲得提高之后,會主動請求上位者賜予姓氏,或者和某些曾經輝煌過,現在卻已經沒落的貴族強行攀親戚,這都是有可能的。 那些地位較高的大名更改姓氏,則有很大可能都是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比如說某個地方原本是被一色家所統治的,那我改名一色之后,也就順理成章的獲得了某種大義,可以舉兵收復失地。 哪怕我完全和一色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當地的武士和人民,偏偏就吃這一套。 關東地區大名鼎鼎的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就是靠這一套,他在滅絕了敵對的勢力之后,再由自己的血親或者親信繼承家名復興之,表明他并沒有完全滅絕敵人的家族。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高明的手段,武田家就靠這個,逐漸收服了長期反抗自己,而且情況錯綜復雜的信濃內部的諸多豪族。 此外同樣的,領受強者的名諱,也被認為是降伏。 至于養子,如果某位大名因為某種原因失去了所有后裔,他有可能從自己親戚家或者他信賴的部下家中,挑選一位青年才俊來繼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這個時候他也會為其賜名改姓。 被收養者往往會感激涕零,從此以后以大名的兒子自居,日后哪怕和親父交戰也毫無避諱。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蘊含著一些風險。 如果大名后來又生了兒子,親子和義子之間肯定要做出抉擇,義子聽話還好,不聽話就很容易導致家中內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家親生父親一開始就心懷不軌,想要用自己兒子來換取你的家業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