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有皮帶硬著我了-《辣妻重返1980》
第(1/3)頁
這是實話。
先是顧寧自己在清大讀書,這已經夠離譜了。
要知道,一家出一個考上清大的,那都是祖墳冒青煙了。
但是,現在顧寧又說,她弟弟的學習成績,比她還好,考上清大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不就更離譜了?
這已經不是祖墳冒青煙了,這是祖墳著火了。
老房子著火了。
當然,這是在場所有人的感受。
饒是,在清大教書多年的鄭老師,聽到這話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不愧是老師的家人。”
當然,這話有幾分夸張的成分了。
要知道,當年安老爺子在清大教書的時候,他的那些孩子,似乎沒一個考上清大的。
安老爺子在清大退休后。
選擇回到老家,思故鄉,找孩子是一個。
更重要的一個是,當時他的幾個孩子,都沒有留在首都的本事。
也確實是這樣的。
不管是去當兵的老大,還是說,安學海這個老二。
他們都不是讀書的料子。
偏偏,安家是書香世家,書香門第。
讓,那倆孩子進廠子,當一個工人,在當時許多人看來,工人是無上榮耀的事情。
但是放在安家,他們卻是不愿意的。
自小的教育和家庭環境,讓他們受不了,去車間吃那個苦楚。
這才有了,后面安老爺子攜家老小,再次搬回到了安州市。
外面說的是衣錦還鄉。
至于,真實情況是什么樣子的,或許只有安老爺子自己知道了。
當然,這些話,身為學生的鄭老師,就不好和晚輩們說了。
聽到鄭老師的夸獎。
顧寧笑了笑,“我弟弟剛好現在是爺爺在輔導。”
“而且,爺爺對他很嚴格。”
想來,在陽陽自身基礎好的情況下,再有安老爺子把握大方向。
這簡直是如虎添翼。
只能說,自身能力和外力幫助,是缺一不可的。
鄭老師聽到這,忍不住點點頭,“有老師幫忙是會好很多,老師當年幫過我們不少學生規劃前景。”
他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比較成功的其中一個。
當年,他是外地人,家里條件不好,畢業后,家鄉的單位其實投來了橄欖枝的。
但是,安老師一句話,“小鄭啊,你留在首都,留在清大,這樣對你的后一代,有很大的好處。”
當然,他自己是那個失敗的例子。
他想讓他的學生,他學生未來的孩子,有一個方便的路可以走。
所以,后來鄭老師扎根清大,又讓自己的孩子,打小兒在清大讀書之后。
他再次感慨,老師的先見之明。
真的,他的孩子清然,不是頂頂聰明的人,如果,他當時不是留在清大任教的話。
他的孩子肯定不會考上清大的。
不是他的孩子不夠好,他的孩子夠聰明,但是卻不是天才的那個地步。
說實話,在這個年頭,能夠從外省考到清大來的學生,哪一個不是天之驕子?
他兒子不是。
論聰明,不如對方聰明。
論努力,也不如那種窮苦出生條件的孩子努力。
算是一個中庸的吧。
但是,好在鄭清然有個好父親,在高考的前面一年,有鄭老師親自把關。
負責督促學習,押寶高考的重點考試題目。
再加上,選填專業,鄭老師作為清大曾經招生辦的老師之一。
他是最清楚清大專業,哪一個最好比較報考,錄取概率高的。
也知道哪個專業,比較好就業。
于是,在這種雙重押寶下,鄭清然險險的被清大錄取,他的分數剛好就高五分。
按理說,他的分數是錄取不到的,但是奈何,他報考的專業好。
那個專業,一共只錄取了九個,而鄭清然是其中之一。
學校也愁,一個專業的學生還沒老師多。
想著,只要報考了,在分數夠的情況下,那就錄取了吧。
所以,也不存在分數從前往后錄取的滑檔,這一說法。
說實話,如果鄭清然沒個在清大任教的好爹,就他這個考試的水平。
他是考不上的,就算是分數勉強夠了,他也不一定能夠被錄取。
因為,比起其他同學的分數,他的分數實在是太沒優勢了。
正是清楚這一點。
鄭清然才忍不住道,“爸,我真是會投胎啊。”
但凡他挑了個在清大教書的老父親。
他還真不會和顧寧他們當同學。
無他。
他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知道自己考不上。
這話,引得鄭老師笑了下,倒是顧寧在旁邊很認真道,“會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随州市|
仙桃市|
施甸县|
永顺县|
元朗区|
康马县|
舒城县|
隆林|
樟树市|
沈丘县|
沙坪坝区|
安新县|
金乡县|
玉门市|
孟村|
霸州市|
三门峡市|
方城县|
龙口市|
沁阳市|
桂东县|
桐城市|
厦门市|
鸡西市|
和林格尔县|
曲阜市|
珲春市|
个旧市|
峨眉山市|
尼玛县|
安阳市|
房山区|
长顺县|
修文县|
体育|
沾化县|
图片|
汝南县|
巴里|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