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另兩位老師驚訝極了,他們哪里會想到自己的同事竟然跟一個機甲有交情。 “前段時間那個能源探測器你們還記得嗎,就是這位機甲女士作為賣方一直和我溝通著。” 好好的面試現場變成了介紹大會,看來今天的面試應該是不用愁了。 “那么制造者……” 兩位老師也不是蠢人,在知道是秋棱白賣的探測器后立馬就懷疑起了探測器的制造者是鶴一宇,于是這次他們一致的將目光放到了鶴一宇身上。 “是的,那個金屬探測器是我制作的。” 鶴一宇收到了秋棱白肯定的眼神,于是他堅定并大方地承認了這件事。 “果然是個有天賦的少年,譚老師你行啊,買個教材還能認識到這樣有靈氣的孩子。” “行了啊你們,要是覺得聊夠了那么我們就給這孩子面試吧,讓他在這兒一直等著他也緊張,要知道他可還欠我們不少探測器還沒發貨呢。” “那還面試什么,直接抓進學校里來,省的他帶著我們的訂單跑路。” 這是說笑,卻也是認真的。不過譚偉邦老師沒有同意。 “他有能力考進來,咱們的條件不是現場制作一個機甲嘛,讓他來就行了。” 譚偉邦當然知道這孩子有制造機甲的能力,鶴一宇的個人檔案上也有記載,他在之前他介紹的那個學校里,已經成功地制造出了b級機甲。 既然有能力那么為什么不試呢,按他倆現在的關系來看,接下來這孩子一定得是他的學生,所以他可不打算讓人在他學生背后說他學生是靠關系進來的。 說制作就制作,材料由學院提供,鶴一宇只需要動動手的話他自己也樂意的很。 就是制造機甲所需要的時間不少。 按理說這考核應該是由三位面試老師輪流監考的,但譚偉邦譚老師不愿意離開,所以另外兩位老師也就樂得輕松了。 鶴一宇一制造起東西來就沉迷的不像話,不過譚偉邦老師表示他越看越覺得鶴一宇是個天才。 由于鶴一宇的機甲理論基礎沒有打好,而且他的制造機甲過程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所以他的制作方式幾乎是沒有任何人和他是一樣的。 但正因為這樣的不同譚偉邦才覺得他是個人才。 要知道鶴一宇這樣不系統的方式,可是給制造機甲的過程中省了不少步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