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謝衡心向漢國。 在張華的引見下,趙廣見到了這個東晉時代大放異彩家族的先祖。 謝安有丞相之大才。 謝玄有名將之姿。 謝道韞甚比漢代班昭、蔡琰的大才女。 謝靈運著名山水派詩人。 謝家出名人,漢國的未來需要大能之人輔佐,而謝安、謝玄一文一武,就是漢國的棟梁之材。 謝衡見趙廣對自己的態度和靄可親,完全不似傳說中閻王索命的作風,不由得心頭感動起來,在趙廣三次宴請之后,謝衡終于點頭答應,帶著謝家族人到長安來,并出仕擔任漢國太學的大祭酒,也就是相當于太學的常務校長。 名譽校長的位置,那肯定是趙廣的。 這個恩師與學生的關系,那是除了父母、兄弟、族人之外最親密的,甚至很多時候族人都比不上師徒。 在著手對付謝衡的同時,張華、張賓等人也開始對江東使者中的另一個王衍布下天羅地網。 王衍與謝衡不同,此人是鐵桿的司馬家臣子,瑯琊王氏與司馬家已經結成了利益聯盟,不可能再分割清楚。 晉國代吳之后,司馬駿、司馬肜等諸王得到了江東大族的大片田地,王家緊跟其后,在會稽郡、吳郡一帶占了上好水田千余畝,其中據說不少原屬于陸家。 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在這個時候開始初步成形。 有這一層死忠關系,王衍在長安的這些日子,可沒有閑著,他借著清淡玄學的機會,不時的出入官員的宴會,茶肆等公眾場所,甚至于還結識了諸葛婉的哥哥諸葛詮,成為長安十四友之一。 歷史上的金谷二十四友,隨著西晉的滅亡而不復存在,但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洛陽轉移到長安,二十四友中的一些名人也再次聚集起來。比如中牟潘岳、安平張載、渤海歐陽建等等,其中少了的是劉琨、江東陸氏兄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