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有姜維-《三國:我的父親是趙云》
第(1/3)頁
白馬羌。
氐羌人一支,楊飛龍的部落勢力較大,楊氏遂被推選為首領。
有史記載:在西晉年間,楊氏在武都、陰平一帶建立了仇池國,歷時長達三百余年,也算是五胡中的小強了。
白馬羌本寨的位置,大致在后世的九寨溝一帶,這里風景秀麗、草甸散落于坡谷之間,在深山人跡未至的峽谷之間,更是生存著上古的異獸。
食鐵獸。
這種后來被稱為國寶的動物,就生活在白馬羌不遠的地方,楊飛龍身上披著的黑白皮毛裘袍可以見證。
當然,三國這個時代,沒有人去追究楊飛龍殺害國家保護動物的罪名。
瞧見楊飛龍露出驚懼表情,趙廣將案上一枚校尉印遞了過去:“大將軍前番留言,楊兄弟接了羌王之位,即授西羌校尉,凡武都、陰平、天水一帶羌民,皆歸白馬羌統(tǒng)領?!?
楊飛龍接過軍印,大喜過望,新羌王的身份能得蜀漢朝廷的認可,這對于他來說,就有了討伐其它羌人部落的上方寶劍。
比如:位于天水南安一帶的姚氏燒當部落,其首領姚柯回因被曹魏授予鎮(zhèn)西將軍,綏戎校尉,其實力正在加勢擴張,白馬羌若得不到蜀漢的支持,武都一帶必將不保。
有漢一代,漢人和羌人、氐人的治理方式并不一樣,對于羌人部落的治理,蜀漢一般來說,就是任用聽話的羌人首領,用他們代替朝廷管轄。
這種方式直到明、清兩朝還繼續(xù)存在,清乾隆年間,大小金川的青羌、白馬羌起事,乾隆帝數(shù)次派兵征討,其原因就是金川一帶的首領不再聽從朝廷的號令。
“白馬王,我軍還要與魏軍搏殺,馬軍侯率本部駐守羌寨,與你一起擔起后勤重任,戰(zhàn)馬的補充、后續(xù)的糧草、傷卒的救治,就交你了?!壁w廣見楊飛龍上鉤,隨即吩咐道。
蜀騎在陰平一帶回旋余地很小,山道作戰(zhàn)更多的依靠象無當飛軍一樣的步卒,留馬承在白馬羌,也是可以起到監(jiān)視楊飛龍的作用。
蜀漢大將軍姜維久歷羌事,對于隴上這些羌人部落的爭斗一清二楚,在離開沓中之際,留下西羌校尉印,也是看到了楊氏白馬羌新老王交替的不穩(wěn)定。
陰平所在,可耕之地稀少,白馬羌楊氏部落從河西一帶遷移至此,已有百年。蜀漢政權在劉禪這個敗家子的統(tǒng)治下,已經(jīng)無力對山高路遠、又是魏蜀前線的羌人加以嚴控,以羌制羌也是無奈之舉。
也幸好趙廣能夠安然到達陰平,要不然的話,沒有蜀軍的鎮(zhèn)懾,這枚留在陰平的軍印能發(fā)揮的作用寥寥。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其實曹魏也好,蜀漢也好,東吳也好,對于羌人、鮮卑人、山越人的態(tài)度,是一貫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黎城县|
大理市|
阿拉善左旗|
麦盖提县|
花莲市|
龙胜|
平乐县|
常山县|
青川县|
应城市|
锡林郭勒盟|
华池县|
洛川县|
昌都县|
阳山县|
红安县|
南宫市|
石景山区|
镇雄县|
宜阳县|
抚松县|
墨竹工卡县|
会宁县|
墨竹工卡县|
垫江县|
阜宁县|
垫江县|
苍山县|
观塘区|
神农架林区|
阳曲县|
平度市|
临洮县|
江山市|
邛崃市|
澄江县|
二连浩特市|
辰溪县|
靖边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