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升到高空,目向東方望去,卻發現那南方大江,北方大河之間,無數支流分而立之,其間赫然便是淮水。 此時正值黃昏,夕陽之下卻顯得灰蒙蒙地,淮水翻翻滾滾,浪潮不斷地上漲,沿水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及至大別山、大巴山,一馬平川,水勢浩大,山洪泥流,往往沖決堤岸,泛濫成災;從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盡皆淤積在這里,抬高河床,加劇水患,淹沒田地。 正是: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楊戩這才知道,原來是有水患,方才會有剛剛災民避難,聚集城鎮,仿若鬧市的模樣。他低眉一看,無數災民衣衫襤褸,啼饑號寒,不少人更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哀鴻遍野,當即大感憤恨。 就在這時,忽然轟地一聲,又一道巨大的浪頭,將那堤壩震碎,淮水波濤翻滾,直直向岸上匯聚而去,其間正有無數災民匯聚在那里,眼看著就要被卷入淮水之中,楊戩從虛空之中抓來一朵蓮葉,屈指彈去,倏地將那蓮葉化作一道山壁。 那巨浪砸在山壁之上,頓時發出震蕩之聲,但是卻無法將其撼動,只得重歸淮水之中。 眾災民見狀,知道有神人天降,皆拜向上天,眼看著果然天上一朵云頭壓下,一個翩翩郎君駕云而至,皆相擁而泣,口出不盡感激之語。 楊戩心中不是滋味,但臉上的神色卻并未有絲毫變化,降云問道:“我問爾等,此處臨近青羊福地,卻因何有浪濤翻涌?” 楊戩詢問,即有災民哭泣求告:“稟神仙!我等都是秦國人,淮水附近的村民,自從兩年之前,淮水每月初一便會大泛災洪,大王多次請青羊宮的大夫治水,可是卻只聽聞此淮水中或有妖孽作祟,須得有道德剪滅,非可以常論救之。今見神仙,只求神仙能夠垂賜援手,降服妖孽,救助我們!” 災民言罷,皆叩頭便拜。 楊戩仔細斟酌了半晌,看著他們,忽然想起了當年的自己,心中一陣觸動,點了點頭,道:“我乃楊家二郎名戩,與青羊宮的蘇子有提點之恩,既然見了,便不會不管。你等且先稍待,等我去去便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