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穿越者之恥!-《1918遠東戰云》
第(2/3)頁
只不過因為陳啟民必須維持強大的陸軍,用以威懾各國列強讓他們不敢輕易動中國,導致陳啟民對海軍的投入明顯有些不足。
再加上現在的國防軍海軍怎么看怎么有些怪異,所以,一般的列強在談及中國的軍事實力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忽略海軍。
可是實際上,國防軍海軍的發展也算是比較平穩有序的了。
陳啟民之所以一直不遺余力的維持俄聯邦的存在,除了用俄聯邦牽制蘇俄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只要蘇俄還在,那些對蘇俄來說“出身不好”的蘇俄高級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都會為俄聯邦效力。
可是,俄聯邦又實在沒有多少發展軍工的基礎。這怎么辦呢?
陳啟民給高爾察克提出了個一攬子解決方案——《中俄科研技術合作協議》!
協議中規定,中俄雙方展開全方位的技術合作,雙方的科研機構和軍工部門對彼此開放,研究出來的技術由雙方共享。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份協議實際上就是對陳啟民更加有利。雖然陳啟民這些年來奮起直追,但是他的科研實力相比起俄國來說還是弱了很多。
尤其是在海空軍項目的研究上,中國更是全方位落后。
但是!
有了俄國技術人員的填充,陳啟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擁有一個相對比較完備的軍工科研體系。
這幾年來,陳啟民在海空軍方面的研究,主要都是由俄國技術人員牽頭負責的。當然了,最后受益的也只有陳啟民。
因為現在的高爾察克根本就沒有海軍!他甚至連一艘小舢板都沒有,俄聯邦所有的資源都被投入到了陸軍的建設中去。
即便有俄國人的輸血,陳啟民的海軍也只是在艱難中前行,發展到現在,陳啟民的海軍......絕對可以說是穿越者之恥!
為了建設一支獨立自主的海軍,陳啟民所有的海軍艦艇采用的都是全國產的配件,技術也都是自主研發的。
這就導致海軍的艦船數量嚴重不足,這么多年過去了,陳啟民的海軍竟然只有四種艦艇!
數量最多的,就是造價低廉的魚雷艇,這種船和補給船、運兵船一樣,在衡量海軍實力的時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