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二章 12.9 “貢獻”軍械、皇后義女 大半個月后,時間進入了永正十七年十二月初,大明宮御書房,小朝會現(xiàn)場,原本應該是一群核心大佬的地盤兒,如今多了個外來戶。 “陛下,如今國事艱難,微臣久沐皇恩,自該有所表示。”衛(wèi)旭此時的表現(xiàn)那叫一個忠誠,“臣聽聞武勝關前補充的兵馬共有精兵六萬、輔兵五萬。 也就是說,一共是十一萬大軍,微臣愿意提供長矛三萬桿、長刀五千把,作為軍資以供大軍所用,也算是微臣的一點心意,只是需要三到四個月才能備齊,就不勞朝廷破費了。” 反正這些武器裝備也只能武裝近戰(zhàn)步兵,這些人要是攻城的話,基本上屬于“炮灰”范疇,除了能給自家增加點兒傷亡之外,基本沒啥卵用。 至于現(xiàn)在衛(wèi)家武裝力量最核心的尖端兵器,如鋼弩、鐵胎長弓、復合式鎧甲、改進型投石車、火攻藥包以及精銳騎兵,衛(wèi)旭一句都沒提。 “嘶——”哪怕是衛(wèi)家富庶天下皆知,在場的大佬們還是被衛(wèi)旭的大手筆震得不輕,這么一大筆武器軍械,一句話就敢答應,還是免費送來,這樣也太...... 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兩個封建時代避不開的問題,一個是“圖謀不軌”問題,理論上在正常情況下,你一個武將囤積這么多兵器想干什么? 現(xiàn)在情況特殊,肯定不會有人多話,能夠搞到武器裝備恢復軍隊戰(zhàn)斗力,這無論如何也是大功勞,但要是等到戰(zhàn)后,一個“秋后算賬”恐怕躲不過,當然,永正帝應該不用考慮這么長遠了。 再一個就是“財不露白”的問題,古代如果一家實在太富而且名傳天下,并不見得就是好事兒,具體可以參考沈萬三、胡雪巖,對富戶殺豬的問題其實縱觀整個封建史。 不過,這對衛(wèi)家人來說嘛,看看我江南軍十萬精兵,是誰對老子的錢有想法?你站出來讓我看看,嫩不死你算我輸,讓你死的太舒服那都是我做的不到位! “哈哈哈,衛(wèi)愛卿果然不負朕望!”永正帝感覺自己這些日子壓抑之后,終于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只是如此破費,讓朕心里不安吶!” “陛下放心,報效朝廷本就是人臣本分,微臣不過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衛(wèi)旭繼續(xù)演戲。 “聽聞衛(wèi)侯爺如今兒女雙全?”就在眾人還沒消化完這個勁爆消息的時候,門外傳來了皇后的聲音,緊接著就是一串宮女每人端著一個托盤,分別送到文武重臣手中,“各位大人辛苦。 本宮不問前朝國事,一碗?yún)€是能夠送上的,各位大人為國事操勞,本宮就只能稍作滋補,聊表心意了。” “謝娘娘恩典!”一幫文武顧不上別的,全都躬身行禮。 “娘娘的意思是......”衛(wèi)旭面露疑惑,因為這并不是之前商量好的內容。 “你家那小子本宮不問,想必衛(wèi)侯爺自有安排,只是本宮福薄,一直也......”皇后微笑著親手端著參湯遞給他,停頓了一下才接著說道,“不如收了你家丫頭做個義女,如何?” “娘娘英明!”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心服口服,一眾大臣再次躬身行禮。 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下,立了如此大功,那肯定是要重賞的,問題是衛(wèi)旭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實權武侯,而且事實上控制了江南,怎么再賞賜?總不能再直接封國公吧? 可是不賞又不行,畢竟這涉及到皇家的聲譽問題,“有功不賞”的名聲決不能背在皇家的頭上,怎么辦?皇后的方法可以說是解決了所有問題,而且成本低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