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去書店?” 楊謙在飯桌上跟正在吃早餐的戴振宏說出他今天計劃的時候,看見老丈人不茍言笑的樣子,還以為他對于書店不感興趣。 誰想到,戴振宏微微思索了一下,竟然點了點頭。 “去書店過年這個想法不錯,書店的環(huán)境好,清靜,而且昭昭喜歡看書,去書店對于她來說,也是陶冶情操,培養(yǎng)對知識的渴望!” 戴振宏先是予以了肯定,然后問道: “你們打算去哪個書店?” “去哪個書店還沒想好,不過應該去的是那種空間比較大,然后環(huán)境也比較好的書店,我還在讓群里的同事們幫忙給點建議,他們去書店比較多,我網(wǎng)購的多.” 楊謙連忙拿了拿手機,跟老丈人說道。 謙語傳媒的文藝青年比較多,畢竟老板就是這個類型的。所以,他們不僅僅是喜歡音樂,平時也愛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 楊謙有時候從錄音棚里出來,想放松幾分鐘,活動活動筋骨,結果跟他們聊天聊最近看的書,就聊得很投入,一眨眼半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可以去我們之前,你第一次來魔都時候,我們去的那個小鎮(zhèn),那兒有一個很漂亮的書店,它不是整個地板都是玻璃隔著書嗎?” 戴羽妮笑道,她也是臨時剛想起來的。 “你們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我可以給你們一個建議。這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會員預約制的,春節(jié)去的人應該不會很多,符合你們想要安靜的要求。其次是空間足夠大,整個書店占地兩千多平米,有上下兩層,不管是書架陳列,還是建筑風格都很有特色。最后,也是比較關鍵的,它其實是我一個朋友投資開的,以前開業(yè)酒會我還去捧過場。所以,我們不預約,直接去也沒有問題。” 戴振宏端起茶杯,淺抿一口,才抬起眼皮,跟楊謙慢慢地說道。 其實,楊謙和戴羽妮主要擔心的還是戴振宏不肯去,畢竟腿受了傷,出入都得坐輪椅,老戴同志不喜歡被外人,尤其是媒體看到他脆弱的一面,索性他也是深入簡出,很少在外露面。 但如果戴振宏不去,他們又不好把老爺子一個人孤孤零零地丟在家中,不如都不出去,就在家過年了。 幸好,現(xiàn)在聽老戴同志的意思,他還是想出去溜達溜達的! “那就去爸您說的那里吧?還說什么呢?聽著感覺就很像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楊謙看了看戴羽妮,眼神交流了一下,笑道。 戴振宏說的那家書店,位于一片灌木籬笆圍起來的老建筑群之中。 “它原本是民國時期,英國、美國一班外國佬在我們魔都搞的一個鄉(xiāng)村俱樂部,就是復刻他們老家的那些東西,天天唱歌跳舞啦,尋歡作樂。然后那邊有一個別墅,是孫科的故居,孫科,應該都知道是誰吧?” 戴振宏聯(lián)系的那位朋友背景地位應該是不能跟戴振宏相提并論的,一聽說戴振宏要來,他都不敢怠慢,甚至不敢把接待工作交給別人,自己推掉其他的安排,趕緊跑來親自為戴振宏他們引路、做介紹。 不過,不管是鄉(xiāng)村俱樂部,還是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都跟這位名叫章敦的中年男子沒有什么關系。 他的書店只是租在了這里! 章敦的身份其實也有點特殊,他首先是一名榜上有名的作家(作家富豪榜),楊謙一開始也還沒將他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位章敦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之前楊謙看過他的書,知道章敦這個名字,但見面的時候,戴振宏都是“章先生、章先生”地這樣稱呼,楊謙也是后面才知道他就是那位作家章敦! 當然,章敦又不只是作家,他還是一名天才、是一名商人! 章敦十八歲就讀到了國內的醫(yī)學博士學位,然后他沒去當醫(yī)生,而是跑到國外去讀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來在國外一家非常有名的咨詢公司工作,回國后在一家頂尖的央企做到了CEO的位置。 當然,現(xiàn)在他自己單干了,反正也不差錢,搞搞投資、寫寫書,即便是開書店,那也是因為理想——至少章敦自己是這么說的。 “其實盈利還是可以做到的,即便前幾年疫情那么嚴重,我們都能生存下來。最主要是我這個書店商業(yè)邏輯不死板,不會說開一家書店,就只是想開一家書店,也不會說我開書店,輔助的就只是賣賣咖啡,這個套路用得太多了,同質化很嚴重。” 進到這家“早聞書屋”,章敦的談興又上一個臺階,他一會兒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戴振宏,一會兒看著推著戴振宏的楊謙,滔滔不絕地給他們介紹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