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鹿梧麾下士卒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楚軍出身,也是同樣戰陣之法訓練出來的。
但雙方只是一交手,紀蟾就發現這支人馬與上次孟陽率領的三千人馬大有區別。
這支人馬雖然折了主將孟陽,但卻依然按照兵家法度進退有序、配合默契,主將當面戰死,這支隊伍的士氣卻沒受到任何影響。
陸軍是榆次府綿安縣人士。他少年父母雙亡,十七歲為了養家,仗著有些武藝,便出來當兵賺一份餉銀,一直到三十九歲,不上不下混了個什長。
給弟弟買了十畝地,也幫妹妹攢了些嫁妝,盡到長兄為父的義務。自己也回鄉娶了個并不漂亮的婆娘,還生了兩個孩子,為長子娶了媳婦之后,歷年來積攢下來的積蓄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這種生活,他也很滿意了。這年頭,能安安穩穩活到三十九歲,雖然還不能稱為老者,但也算是有福之人。
但鹿梧起事,兵勢如狂濤般席卷南方三府之地,陸軍還沒反應過來,便身不由己的上了戰場,然后莫名其妙的當了俘虜。
當兵二十年,家里就置辦下那么點東西,還有老妻幼子都要吃飯——就算家里人肯給他掏贖金,陸軍自己都不肯啊。
所以第一時間他就果斷投了鹿梧麾下。這跟忠誠無關,只和生存有關。
沒想到,投靠鹿梧以后只是跟著打了幾個順風仗,只是一次先登中,他殺了五人破開城門,就被按功行賞,得近兩百兩銀子,還因此從什長升官為營正。
陸軍對鹿梧的忠誠感,當時就立馬升級到max。他當了這么多年兵,何曾見過這么大方的主官?
大方的都像是個冤大頭。而且在鹿梧麾下打仗,有功必賞,不用擔心被吞沒功勞,上級主官也好說話,不像以前的主官,本事沒多少,對下面倒是不當人看。
陸軍撈了銀子,身份也提高許多,年紀也大了,便打算退休回家當富家翁,說不定還能趕上含飴弄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