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炳文剛來S市是惶恐的,比起他母親的期待和向往,他的內心實則有些抗拒。 離開從小生活的地方,揮別熟悉的親朋和要好的同學,單純的他對繁華的大都市更多的是迷茫和不知所措。 不過父母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更美好的生活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們必須前往全國最繁華的S市,并且那里是他繼父家族的所在地,按繼父的說法,S市有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去那里讀書才會有前途。 在少年郎淺薄的認知中,有前途無非就是有個體面的工作,領著豐厚的薪水?反正他是不可能像兩個大人那樣奔波在生意場上,他對那些東西一竅不通,且沒有絲毫興趣。 他甚至知道自己的性格太過內向老實,說難聽點是軟弱沒主見,他的班主任曾對他建議,畢業后當一名老師或者研究員比較適合他。 周炳文覺得,老師這個職業也并沒有什么不好的,風平浪靜過一輩子,所謂平安是福。 父母的想法他似懂非懂,只有不斷惆悵的希望自己能盡快適應新環境。 直到跟隨繼父去了唐家,他才知道什么叫有錢,什么叫富貴,不論看到什么,他內心都生出一種啊,原來世上還有這種東西的感嘆,簡直同他以往生活的地方是兩個世界。 繼父是唐家三子,年輕的時候不學無術,唐老爺子始終教改不悔,以至于被踢出家門,讓他自生自滅。結果沒想到不著調的浪蕩子在遇上周炳文的媽媽后,竟然收了心,一本正經的做起買賣來,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的賺錢養家。 那時候周炳文七八歲,繼父的到來讓他感到害怕,好在這個男人并沒有苛待他,甚至可以說相處得還不錯,經過多年的磨合,在媽媽的勸說下,最終讓他改口叫了爸爸。 繼父唐韞是天生做生意的料,靠著兩三萬塊錢白手起家,如今的資產……周炳文不知道,但他清楚在老家,誰見到他繼父都會客氣三分。 不過再多的資產跟唐家比起來只能算是毛毛雨,改邪歸正的唐韞終于獲得了老爺子的認可,準許他帶著媳婦和繼子回本家。 周炳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來到了S市,這個只在電視和書本上聽說過的城市。 繼父貼心的為他選擇了S市數一數二的中學,據說這片富人區的孩子大多數都在那個中學讀書,大伯的大兒子唐譽澤就是從這里畢業的,小兒子唐樂游正在就讀,他們彼此可以有個照應。 市二中在整個S市的中學中,地位卓然,不僅是雄厚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更是因為這個學校以走后門著稱,學生成績要么好得逆天,要么家里富得流油。 周炳文就是憑借第二個條件入的學。 每當想起這件事,他都羞憤難當,此后更是以此為學習動力,一分鐘都不敢懈怠。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