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關于未來一段時間里,算是責任到人的中洲部落發展計劃,在緊急會議中被制定出來了之后。 中洲戰隊的眾人,還有中洲部落上下的所有人,紛紛都是開始行動了起來。 不知道是因為中洲戰隊如今都達到了33人的規模,這些最少都是有著高中學歷的人員,成功地讓戰隊有了各種方面的人才。 還是因為掃盲、培訓、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以上的這些經過了半年的時間過去后,中洲部落的土著們,多少都是提升了相當一部分的個人素質。 總之,隨著胡彪等人在末日世界滯留的時間,一天天地不斷減少。 中洲部落每經過一天,都會變得很不一樣了起來…… 時間,胡彪他們過來之后第二天。 地點:中洲部落的聚居地。 翻譯官跳進了一個大約有著3米高、6米長、3.5米寬的土坑之中,在周圍一圈手里拿著鏟子、鋤頭、扁擔的土著注視之下。 開始用著手里的一個長度是10米的卷尺,開始煞有介事的量了起來。 一番的測量之后,對著一眾土著們嘴里吆喝了起來:“大家記住了,今后挖掘到這一個樣子就差不多了;現在,開始后面的工序吧。” 于是,在翻譯官的指導之下,這一個大大的土坑開始飛快地變化了起來。 首先,是土著們用著他們的水泥廠自己生產,強度上算是勉強達到了275標號的水泥,混合出了一些砂漿后,在土坑四面的墻壁上開始涂抹了起來。 等到土坑四面的墻壁上,基本都掛上了一層六七毫米厚度的砂漿后。 土著們又是扛來了一些4米長左右的鋼梁,架在了土坑的上面。 接著,一塊塊大約是8毫米左右的鋼板,紛紛的都是鋪在了鋼梁上,一直將整個的土坑蓋住了才算是完事。 到了現在,翻譯官帶人當前忙活的事情,基本上就出現了一個雛形。 若是現代位面,西北和東北地區的人員看到了這玩意后,一定能會在很快之后,嘴里疑惑地問出一句: “我去!這是在挖地窩子了?” 沒錯!翻譯官當前帶人修建的,正是地窩子這種在華國當年的困難時期,窮人們過冬時大量修建的居所。 之所以有了修建這種東西的想法,完全是因為中洲部落之前修建的建筑,基本都是各種的廠房。 而一眾的土著們,居住的房子還是茅草屋了。 這種結構簡單,一小會功夫就能搭建出來的玩意,在以前炎熱的天氣下自然是沒有半點毛病。 可一旦到了現在的低溫天氣下,這種四處漏風的房子,就很有一點要命了。 如今在醫院里,可是有著20幾個腳上嚴重燒傷的倒霉蛋,正在接受了黑中醫和安屠生兩人的治療。 這些倒霉蛋腳上的燒傷,完全是晚上守在了火堆邊睡覺的時候。 因為雙腿過于的寒冷時,本能伸向了火堆、甚至是直接地伸進了火堆之中,所造成的一些傷勢。 類似的情況,其實胡彪他們在當年靖宇將軍的抗聯中,也是見到過。 兩者之間的差別,無非是抗聯的成員們在抗寒的能力上更強一些,末日世界的土著陡然遇到了這樣的嚴寒天氣,一般到了零下左右就扛不住了。 基于這樣的一個情況,用地窩子這種建筑,代替昔日的那些茅草屋,就成為了當前一個非常急迫的工作。 并且這樣的窩棚,需求的數量還挺大的了。 因為不僅是中洲部落的絕大部分人員,需要搬進這樣更溫暖的窩棚之中;胡彪他們還要準備更多的窩棚,去給那些即將加入土著居住。 原本按照胡彪的想法,是打算挖掘出一些陜省地區的那一種窯洞。 他們這里到處是山頭,地勢上也是非常的合適。 可是誰叫陽山南方地區的土質,相對來說比較的疏松,空氣相對的比較濕潤一些,根本不能挖掘出一挖就垮的窯洞。 因此,結構簡單、但是保暖效果也是不錯的地窩子,就成為了他們當前最好的一個選擇。 誰叫在現代位面眾多的網絡小說中,眾多穿越者們經營領地的時候,一遇上了這種嚴寒天氣,基本都是上地窩子這種手段了。 胡彪他們當時在開會的時候,一說起了要給土著們更溫暖的居住環境,眾人在第一時間里,嘴里就是紛紛提出了地窩子這一個想法。 而翻譯官這貨,多少也是一個建筑行業的專業人士。 雖然在他的宣稱之中,自己更擅長的是工程造價、與預算等動腦筋的事情,屬于腦力勞動者;但是在現在這么一個時候,誰還管他那么多了。 帶人挖地窩子的事情,就是落在了他的頭上。 事實證明,翻譯官這貨真愿意去動手干活的話,任務完成得還是相當漂亮。 比如說:在地窩子的頂部用鐵板覆蓋住了之后,翻譯官并不是打算就這樣完事了,后續還有著很多一些精細的操作。 翻譯官又指揮著土著們,在屋頂的位置上鋪上了一層的茅草,以及覆蓋上了一層挖掘出來的細土。 讓地窩子在保暖和防雨雪的功能上,更加的良好了起來。 就算做了這些后,翻譯官依然是很有點不滿足,他還親手示范著如何在面積只有20來平方的地窩子里,盤了一個占據半個房間大土炕。 土炕還有著一個煙囪,直接通向了屋頂之外,能讓房間里不至于全是黑煙。 以及在外面的周邊位置上,挖掘好了排水溝。 最終,大土炕中被點燃了少量的柴火和煤,這樣的做法是讓剛剛挖掘出來的地窩子,其中的濕氣能夠迅速地干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