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將一條騷氣大紅色的秋褲,其中的一條褲腿在了脖子上圍繞了兩圈。 剩下的另一條褲腿,如同一條圍巾隨風飄蕩起來的黃燕妹子,操控著如今已經是得心應手滑翔傘,就此地升空而起了。 還別說!純棉的秋褲往脖子上一圍,感覺還挺暖和。 最少在剛開始升空的時候,黃燕妹子是這樣感覺的。 而等到起飛的黃燕,飛向了警備區基地的3個小時之后,接到了通知的那些戰隊成員,總算是開著操作簡單的鐵殼戰艦,出現在了胡彪等人眼前。 至于黃燕這個妹子,并沒有跟隨著一起回來。 所以看樣子本次的這一場高層會議,她是沒有辦法參加了。 據說,這妹子到了現在正在警備區的基地中,裹著毯子、端著一杯熱水,死死的守在了火堆前怎么也不肯離開半步了。 很顯然,這一趟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的飛行,讓這妹子真心地凍壞了。 好在是類似于這樣的一種事情,在今后應該是不會繼續地發生。 那是在這一次過來的時候,胡彪他們帶來了兩種不同的通訊設備,再也不用這用靠著人力飛行的低效聯絡手段。 也就是說,今后的夜雨再也不用凍成這個樣子了。 第一種通訊設備,自然是電臺這種胡彪他們在日常任務中,可以說早就慣用的一種聯絡手段。 不過對比起了以前他們使用之中,那一種通話的距離非常感人,經常對方不在聯絡范圍的老式摩托羅拉式步話機。 這一次胡彪他們帶過了一共是8部的電臺,具體的型號是我國上世界的60年代末期,所研發出來的: 小八一式電臺。 別小看這一種面試了50多年的時間,其中的電子元器件尚且還是使用電子管的電臺。 重量上只有24公斤,完全能做到一個人背負著輕松前進。 但如果在使用了雙極高射天線,進行發報聯絡的時候,它的聯絡范圍達到了一個驚人的800公里范圍。 而在使用了配套的鞭狀地波天線,進行互相之間實時通話的時候,它的有效聯絡范圍,也是能達到了數十公里的范圍。 可以說,只要是有著這樣一種電臺在手,胡彪他們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不用擔心外出之后與家里聯絡不上的問題了。 唯一的問題是,這種尚且是使用著電子管為元器件的電臺,因為早就是被淘汰了的原因,現在真心是很難地弄到手。 以上的8臺的數量,還是低壓電工竹葉花費了老大的力氣,從一些藏友手里收購而來。 考慮到這樣的一個難題,竹葉也是打算自己今后組裝一臺出來。 若是刻意的話,今后就委托一些電子小廠幫忙加工出來。 其中關鍵的一點是,也不知道若是采用一些老古董級別的芯片,配置出來的同一型號的電臺,能不能被帶過來? 這還要親自的實驗一次,才能確定行不行。 第二種聯絡手段,則是在相關的影視劇中那一種拖著長長的電話線,苦逼通信兵們經常要冒著巨大危險,順著電話線查查哪里被炸斷掉的野戰電話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野戰電話這種東西在一戰的時期就出現了。 后續的產品,無非是縱橫式的機械交換機,在能夠容納的電話部數有著一些不同而已。 中洲戰隊這一次帶來的交換機,是在建國后生產的產品,同樣是縱橫式的機械交換機。 具體上不像是現代的電話,只要撥通一個號碼,就直接能找上想要聯系對象的那一種。 而是需要讓人家接線員,將一條電話線插進了一個插口,雙方的電話線1線在某種意義上物理連接在了一起,才能是正式的通話。 因為這一臺交換機的年頭實在太長,上面的銘牌都磨損得厲害。 以至于這么一時半會的時間了,連竹葉都是沒有搞清楚,這一臺老式的縱橫式機械交換機,到底是一個什么型號。 不過這種事情的問題不大,只要知道這玩意能聯通上200門以上的電話就行。 所以,這玩意在操作上麻煩是麻煩了一些,但是放在現在中洲部落,需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就別想著太高大上的東西了。 再說了!真到了這玩意不夠使用的時候,中洲戰隊也刻意考慮一下,如何在末日世界這邊,攜帶和組裝出一些數字交換機的事情了不是? 對了!這一次竹葉過來的時候,還攜帶了配套的300臺電話。 就是那一種在老電影中,拿著手柄一頓的猛搖之后;接著開口來上一句,‘給我接xxx’的老古董。 話說!這玩意胡彪初次在清單中看到的時候,還很有那么一點親切感;因為在他小時候,還見過老家附近水泥廠的傳達室里,就有著這樣一個東西的存在。 甚至還看到過,有人用這玩意里面的手搖發電機,改裝餓一番之后用來電魚用了。 這300臺的古董玩意,都是竹葉從單位的倉庫中,淘換出來的老貨。 所付出的代價,則是給看倉庫的老牛買了一條好煙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