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通過服用靈丹、仙藥等手段,確實存在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極大提升的可能。 類似事情,在修仙界并不少見。 至于“煉神”,相比于前二者,已經可以用虛無縹緲、光怪陸離來形容。 這是有些“唯心”的領域。 可能服用大量資源,元神也不一定有較大提升。 也可能一朝頓悟,元神便發生不清不楚的蛻變,從平庸變得非凡,從廢材直接變成天才。 悟性大開、覺醒宿慧等等,也不是沒有可能。 “虛無縹緲,光怪陸離!” “莫非,越是虛無縹緲、脫離現實的東西,就越容易“具現”?” “或者說,這方面的規則,比較“寬松”?!” “故而自己才能在仙府世界,具現一些較為虛無縹緲之物。” “按照這個結論,“知識”應當也屬于,比較虛無縹緲的存在。” “有很大可能,可以進行推演,從已知的范疇,推演到未知的領域。” 劉玉心中閃過無數個念頭,漸漸有了初步的結論,最終決定進行嘗試。 躺在蒲團上,他手中拿著水滴吊墜,凝視其中的“太陽之力”良久,這才閉上了眼眸。 推演功法所需的時間,很可能超越具現“太陰之力”、“太陽之力”所需的時間,劉玉必須保持最好的狀態。 防止在虛假的強大中,迷失找不到方向。 …… 睡了一日一夜,劉玉精神飽滿,心湖也恢復到古井無波的狀態。 他的內心,像萬載玄冰一樣冰冷堅硬。 意志,也如磐石一般堅不可摧難以撼動。 所有負面的情緒,都被一掃而空。 “還有十三日,才輪到自己執勤。” “不出意外的話,有充足的時間。” “可以開始了。” 清水洗漱一番,劉玉赤裸著上身,盤坐在蒲團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后緩緩閉上眼眸。 心中的雜念,不斷升起又落下。 最終如同石子一般,又沉入那深不見底的湖中,就連漣漪也很快消失。 不知過了多久,劉玉心中萬籟俱靜,狀態調整到最佳。 隨即一個念頭升起,觸動碧綠光點,元神瞬間從肉身消失,周身靈壓急劇降低。 但有著金丹的穩定,還是沒有跌破金丹境界。 恍惚一瞬,劉玉恢復清醒,已經身處青色結界上方。 正是先前離開的位置。 一個磨盤大小的紅色光團,懸浮在一個方圓十里的青色結界上方,處于最中央的位置。 龐大與渺小,在這一刻對比鮮明。 但偉大,始于渺小! 隨著劉玉心念一動,靈感無限拔高,進入至高至上、難以言說的狀態。 從那渺小的元神雛形中,居然能感覺到“龐大”“偉大”“無限大”等高大的概念。 渺小與偉大兩種概念,同時存在于磨盤大小的元神中,處于矛盾卻又和諧的狀態。 如果金丹之下的修仙者,直視劉玉此時的元神,說不定會因兩種概念的矛盾與和諧,失去理性陷入極致的瘋狂! 明明渺小無比的元神,卻仿佛比方圓十里的青色結界,還要高大萬倍! “必須抓緊時間。” 不過劉玉此時,可無暇體會這種狀態的奇妙,進入的第一瞬間,便閃過這個念頭。 他排除心中無數想法,只余“青陽功”三個字。 關于功法的所有記憶,瞬間在心中流淌而過。 每一個細節,都像經歷多次那樣,有一種奇異的熟悉感。 受到仙府世界加持的半息后,劉玉便將青陽功所有內容,包括所有修煉時的情況,都迅速回憶了一遍。 任何細節,都在腦中纖毫畢現。 隨后,他將命名為“世界之力“的力量“消耗”,使得自己思維、悟性、靈感等各方面,有了不可思議的提升。 第一息,關于青陽功的所有內容,以及所有修煉時的情況,都被梳理一遍。 在這一息中,劉玉心中浮現許多明悟。 那是從前修煉之時,留下的一些“錯誤”,或者說“瑕疵”。 從煉氣期的修煉上,便出現了一些些瑕疵,一直到金丹也沒有半點減少。 以往,劉玉從未察覺到,自己在修煉之時,竟然也會犯下如此多的錯誤。 但此時在奇妙的狀態下,卻察覺到了許多不對,并且能夠及時對癥下藥,將一些隱患消除。 九品金丹,也未必完美啊! 就算本身“完美”,但此時劉玉處于奇異的狀態,相當于高空俯瞰。 還是察覺到了,“建筑”本身相對的不完美,以及與外界環境映襯下的偏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二息,青陽功第八層金丹中期的內容,便被劉玉領悟完全。 先前自己領悟不到位的地方,在這一息察覺并糾正。 以及該如何修煉,能讓根基更為穩固、修煉速度更快,短短一息中便有了預案。 第三息,青陽功一層到八層,都被整理了一遍。 甚至做了一些微調,根據自己的各方面,修改到最合適自己修煉的程度。 僅僅三息之間,八層青陽功便被劉玉完全吃透,甚至做出適合自己的調整。 三息后,已知的領域整理完成,開始步入未知的領悟! 劉玉心念一動,更為劇烈的消耗“世界之力”,加持自身元神。 以自身已知的知識,開始推演未知之領域! 遠遠看去,他磨盤大小的元神紅光大盛,綻放仿若炬火一般的靈光,照亮無窮無盡的黑暗虛空。 不知是不是錯覺,“偉大”的概念,此刻仿佛更為清晰了一些。 火紅色的元神,此刻卻泛起江流奔涌般的波紋,無數細小的銀色符文,在身軀之中流淌。 每一枚細小無比的符文,都代表著某一個時間段,劉玉所學過的某些知識。 上,可以追溯到前世,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各個階段所學的知識。 下,能夠以此閱覽今生所作所為,以及對于修仙界、大道的領悟。 任何細節,盡在符文之中。 原本并沒有實體的記憶與知識,在崇高力量的影響下,卻以銀色符文的方式顯現。 并且不斷流淌旋轉,似乎要拼湊成某個東西。 紅色的元神中,無數細小無比的銀色符文,飛速接觸又分開。 其中一些,漸漸粘合在了一起。 第四息,第五息、第六息...... 以低階的目光,去想象高階的風景,何其困難? 即使劉玉知識儲備,遠比普通修士豐富,還有著仙府的加持,思維、悟性、靈感等方面,不知提升了多少倍。 依舊花了十一息時間,才漸漸有了脈絡! 在靈感無限拔高,且快速思考的狀態下,這三息到十一息之間的時間里,仿佛五百年一般漫長。 就像一個不懂水性的人,不慎落入黑暗的湖中,在黑暗中無助掙扎。 劉玉便有這種感覺。 就如一個弱小的凡人,在黑暗中孤獨的走著,也不知腳下這條路到底通向何方! 并且,探索黑暗的過程中,他的意志也在不斷消磨,隨時都有可能倒下! 但幸好,一切都挺過來了。 當有了思路脈絡后,劉玉一瞬之間,便用了數十、數百種方法方法,驗證思路的可行性。 “青陽功”金丹后期的部分,不斷變得完善。 火紅元神里,數不清的細小銀色符文,如“數據流”一般流淌。 十五息后,青陽功第九層,終于推演完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