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孟道友、吳道友幾位道友,對劉某的安排可還滿意?” “若有異議可以盡管提,劉某洗耳恭聽。” “只要確實有道理,也不是不能變通。” 當(dāng)眾宣布相應(yīng)安排,劉玉問道。 雖然詢問的意思,但他的語氣卻是不容置疑,顯然不希望見到反對意見。 “不敢、不敢。” “青陽道友如此安排合情合理,是明智的決定,我等又能有什么意見呢?” “一切便按青陽道友說的安排便是。” 孟文星心頭一凜,馬上回道。 面對元陽宗這樣的龐然大物,他們這種小家族、小勢力其實并沒有多少選擇的余地。 如果選擇錯誤,不但自己前途未卜,還可能連累弟子、親人、族人。 雙方雖是同一個境界,但一般情況下地位差距甚大,幾乎不能相提并論,尤其是在劉玉身為領(lǐng)隊,掌握大義有權(quán)節(jié)制的情況下。 “正是如此,一切青陽道友安排便是。” 其它四名附屬勢力的筑基修士,也說著類似的話語。 “輕描淡寫就拿走了一百五十名煉氣修士的指揮權(quán),此人好生霸道!” 這是五人心中共同的想法,但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不敢表現(xiàn)出來。 他們早已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劉玉實力,自認(rèn)為不是對手,而且元陽宗筑基修士可不止劉玉一人。 他們五人來自不同之地,也并非一條心。 江秋水四人自然更沒有異議,皆當(dāng)場點頭應(yīng)是。 “多謝諸位道友的信任,既然如此,便這樣安排吧。” 劉玉微微點頭,開始安排起來。 雖然不怕這些修士不聽指揮,但他也不想見到意外情況發(fā)生,故而還是有必要“詢問商量”的。 至少走一走流程,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同樣,為了照顧孟文星五人的情緒,三十個小隊長中,劉玉安排了十個由他們帶來的煉氣修士擔(dān)任。 剩下的二十個小隊長,則皆指任宗門弟子擔(dān)任。 至于筑基修士,都由他安排任務(wù),就沒有必要分得那么明確了。 忙碌兩刻鐘后,混編的事情才完成。 劉玉看著眼前站成一隊隊,隊形整齊無比的煉氣修士,滿意的點了點頭,同時心中又有些遺憾。 他還想著冒出一兩個刺頭,好用來殺雞儆猴,起到立威的作用,沒想到這些修士出乎意料的“老實”。 “在經(jīng)典的橋段中,這時不是應(yīng)該有修士勇敢的站出來,反對不公平的安排嗎?” “難道要我主動找一兩個?” 劉玉忽然冒出這個念頭,旋即感到有些好笑。 不過既然這些煉氣小輩如此聽話懂事,好像也沒有必要,非沒事找事立威了。 他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吩咐三十個小隊的煉氣修士相互熟悉,又與孟文星、江秋水、顏開九人聊了一會,稍稍了解了一番,他們的手段與實力。 就在船艙挑選了一個房間,閉目調(diào)息等待任務(wù)地點到達(dá)。 …… 兩個時辰彈指即逝,在時間將至之時,劉玉又重新來到甲板。 遍觀整支元陽宗艦隊,可以看到從不久前開始,就時不時有一艘歸元舟脫離艦隊,獨自駛向遠(yuǎn)方。 馬英杰隊、衛(wèi)小琴隊......。 他從舟身的特殊符文編號中,認(rèn)出其由哪一位同門帶領(lǐng),面無表情看著幾艘歸元舟相繼離去。 “師兄,我們此行會順利嗎?” 江秋水站在身邊,輕輕扯了扯劉玉衣袖小聲問道。 上一次參加靈石礦之戰(zhàn)已經(jīng)過了太久,她已經(jīng)數(shù)十年沒有經(jīng)歷生死斗法,此時有些忐忑不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