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攻破宣川-《逆天換明》
第(1/3)頁
即便如此,毛文龍的布置也是謹慎的。除了截斷浦口之敵的兵力比較多,其它兩面布置的兵力不多,只是虛張聲勢。
兵力太過分散,很容易被建虜出城擊破,并形成連鎖反應。所以,建虜若棄城而逃,毛文龍也準備接受這樣的結果。
戰績已經足夠,接下來的重點是搶奪糧草物資,消滅建虜已經退居第二。當然,如果有機會,還是不能放過。
要知道,消滅建虜得到的不僅是人頭,還有他們的衣甲和武器。對于東江軍來說,又是壯大力量的基礎。
在人力資源上,東江鎮的軍民從潛力上來說,是要強于建虜。仇恨建虜的可不僅僅是目前在島嶼上的遼民,還有陷于建虜殘酷統治的遼東百姓。
在與建虜爭奪遼民人心上,東江鎮有著獨有的優勢。同族同源,都是漢人同胞,只要資源跟得上,只要能從建虜手中解放百姓,東江鎮就能不斷擴充。
當然,建虜也意識到了重要性。自皇太極上位后,正在逐漸改變老奴在世時的高壓統治,采取相對緩和的政策。
即便如此,建虜的統治依然是殘苛的。歷史上,直到糠稀時,殘酷的逃人法還沒有完全廢除。
郭大靖對于在建虜統治下的遼民的悲慘,有著切身的體會。對于襲擊建虜統治區,解放遼民百姓,便有著比別人更強的動力。
戰鼓隆隆,攻城部隊持兵待發,守城的建虜也嚴陣以待,攻守大戰拉開了帷幕。
郭大靖左右環顧,尚可喜嘿然一笑,張攀微笑頜著,都是聽憑指揮的姿態。
淡淡一笑,郭大靖的臉色正肅起來,向前用力揮手,大聲命令道:“進攻!”
數百人的突擊隊聞令而動,扛著云梯、推著攻城車、簡易楯車,吶喊著向城墻沖殺而去。
郭大靖瞇起眼睛,望著城頭上建虜的身影晃動,張弓搭箭,準備著迎擊攻城的對手。
差不多了,郭大靖再發命令,一邊是鳴鑼停止沖鋒,一邊是拋石車開火轟擊。
拋石車已經試射完畢,重新裝填后聞令發動,將上百的石彈地雷拋擲而出,在空中掠過,黑壓壓的一片,砸向城頭。
集中火力,攻其一點,這又是郭大靖所采取的與眾不同的戰術打法。五十余架拋石車一字排開,集中打擊寬度三十多米的城墻。
城墻上灰土飛揚、石屑飛濺,間或夾雜著地雷爆炸的黑煙和火焰。可以望見,城上的建虜驚惶地躲避從天而降的打擊。
操縱拋石車的士兵飛快地用繩子拉下長臂,掛上鐵鉤,把石頭或地雷裝進彈兜,再猛地砸開鐵鉤,再次發射。
城墻上再次被砸得灰土碎屑升騰迸濺,建虜再次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連續三輪拋石車的轟擊后,郭大靖抬手止住了拋石車的繼續發動,發出了沖鋒的命令。
止步的攻城部隊再次發出震耳的吶喊,向著城墻推進,勢頭相當勇猛。
城頭上出現了補充的建虜,越來越多,城下的攻城部隊也進入了弓箭的射程。
“鳴金,轟擊!”郭大靖連續下達了兩個命令。
攻城部隊再次停止前進,而與黑壓壓掠過空中的石頭地雷幾乎是同時,城上射出一波箭雨。
攻守雙方的第一次火力交鋒,以建虜的慘敗告終。拋石車連續轟擊,給城上的建虜又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轟擊停止,攻城部隊得到命令,再次吶喊著沖鋒,離城墻五六十米的時候,聽到鳴金鑼響,又馬上停步不前。
石頭、地雷砸在城墻上,肉眼可見,城垣、垛口遭到了破壞,但受到傷害最大的卻是守城的建虜。
攻城部隊從兩百余米沖到一百米以內,這一片區域的建虜已經補充了兩次,傷亡已經是一百多。但卻不能放棄,只靠側翼的守軍來抵擋攻城。
因為古代的城墻是直的,不是西方的棱堡形狀。為了能夠對攻城敵人進行側面殺傷,一般會修馬面來加以輔助。
所謂的馬面,就是城墻多修出一個突出的方的楔形,守軍在上面便能對側面進行打擊。
可宣川不大,也沒有修馬面,在對手的攻擊正面抵擋,就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三原县|
南涧|
四子王旗|
巩留县|
漯河市|
鸡泽县|
安化县|
苏尼特右旗|
通州区|
大渡口区|
阳朔县|
略阳县|
东兴市|
连州市|
莒南县|
婺源县|
习水县|
台南市|
崇信县|
城固县|
苍南县|
璧山县|
金山区|
三台县|
德江县|
南华县|
车致|
乐清市|
潮州市|
贵南县|
阳高县|
岳阳县|
临夏市|
泽普县|
宁夏|
乌兰浩特市|
兴义市|
彭泽县|
肥城市|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