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蘇羅通高炮對于當時極度缺乏防空與反坦克火力的中國軍隊來說可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時威脅日軍飛機,坦克裝甲車,步兵乃至還有一定攻堅能力的武器。 只是當時,國民政府購買的太少了,只有兩百門左右,否則每個師團裝備十門八門的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又怎能讓小鬼子的飛機坦克在中國的土地上猖狂? 這怪物,除了防空使用的曳光彈和曳光爆破彈以外,還有用來對付裝甲目標的高速穿甲彈和穿甲燃燒彈。 其中高速穿甲彈使用硬質合金彈芯,初速100米/秒,具有很強的穿透力,100米距離可以輕松穿透50毫米均質鋼板,400米距離穿甲30毫米。 它在800米距離上也有超過20毫米的穿透力。穿甲燃燒彈在100米距離上的穿甲威力為40毫米,如果平射使用,能夠打穿大部分日軍坦克的前裝甲。 侵華日軍在中國使用的坦克普遍裝甲薄弱,比如89式中型坦克,95式輕型坦克,97式中型坦克,94式超輕型坦克等等, 正面裝甲最厚處也不過10-25mm。就是欺負中國軍隊沒有多少反坦克能力,抵近射擊中國軍隊陣地支援日軍步兵作戰,而蘇羅通高炮完全可以擊穿這些皮薄餡大的日軍坦克。 由于這種“什么都能打“的特性,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在中國軍隊中深受歡迎。 在從淞滬會戰到南京的戰場上,到處都有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的身影。 在整個交戰的過程中,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多次擊落日軍戰機,否則小鬼子還真當中國沒人了。 而在1938年3月25日,52軍149團配屬的一個6門蘇羅通高炮連,在進攻棗莊郭里集的時候,就突然遭遇到4輛日軍坦克。 該炮連在幾百米距離上使用穿甲彈迅速開火,轉瞬間摧毀鬼子三輛坦克,剩余一輛急忙逃走。 隨后在郭里集外面又發現12輛日軍坦克縱隊,當即命令第6炮開炮打敵人第1輛坦克,第5炮打第3輛,然后兩炮繼續打第5輛,第7輛,第9輛,第11輛,第12輛。 這種斬頭攔腰的打法可以讓敵人坦克無法逃脫,而且會影響敵人坦克的視線,讓他們難以還擊。經過激烈的炮戰,日軍坦克被擊毀大半,最后倉皇撤退。 而在臺兒莊戰役中,日軍據守一個大型碉樓,第52軍75旅使用一門蘇羅通小高炮靠前部署,直瞄攻擊日軍的機槍碉堡,把整個碉堡打成了篩子,最后幾乎全殲日軍,足可見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在應對機槍碉堡的時候,同樣有著不俗的戰力。 但既然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的威力如此之大,為何端午不早早的拿出來使用? 就這一點而言,連霍師長與672團的萬毅都不清楚。 他們只能猜測,剛剛鬼子的飛機沒有打開夜視燈,地面的防空炮兵也看不到鬼子的飛機。 而原本日軍飛行大隊長也是如此命令的,關閉夜視燈,按照戰斗編隊轟炸。 但不想他們轟炸了江陰要塞多處目標后,江陰要塞竟然連一丁點的反映都沒有。 所以,這也許就是端午一開始并沒有命令向日軍開炮的原因。 但究竟是不是,那就兩說了。因為沒有人能猜得透端午的想法。 于是小鬼子大意了,他們怕在對中方陣地的掃射中相互撞在一起,便打開了夜視燈,相互識別。 一道道燈光在天空中亂飛,那叫一個明顯,防空炮兵不打他們打誰? 一道道白色的亮光,在天空中構成天羅地網,又好似一柄柄足可絞殺一切的利劍,當日軍的飛行員還在直呼江陰要塞不過如此的時候,他們已經被一道道彈幕給包圍了。 除了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以外,端午還抽調加上原有的高射機槍有二十多挺。 它們與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所組成的彈幕頃刻間便吞噬了小鬼子的六架戰機。 小鬼子太愚蠢了,一直以為他們的轟炸起了作用,打的中國人不敢還手。 但最主要的是,在他們對地面部隊掃射的時候,飛機必須俯沖,接近地面兩百米到三百米的位置。 這是一個十分愚蠢的想法,因為在這個高度,別說是高射機槍了,連步槍都有幾率擊中他們的飛行員。 當然了鬼子飛行員也不是傻子,因為飛機在飛行的時候速度極快,子彈想要擊中飛機原本就很難更別說對他們造成傷害了。 但是蘇羅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的機關炮與高射機槍除外,它們不僅射程遠,速度還快,在兩百米的高度,隨隨便便就將日軍的飛機給扯碎了。 日軍的六架轟炸機幾乎被同一時間絞碎,爆炸的火光將天際照的亮如白晝。 未曾爆炸的日軍飛機連忙拉升,日軍飛行大隊長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多虧他夠聰明,讓那群愚蠢的手下對著672團的陣地進行掃射,否則他下去了,他的小命也沒有了。 他連忙命令僅剩的五架戰斗機,轟炸機跟著他返航。沒有了炸彈的他們再呆在戰場上已經失去了意義。 而至于陸軍究竟能不能獲勝,那就只能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但要說,53聯隊不愧是日軍精銳,這支曾經在東北所向披靡的日軍大隊悍不畏死。人死的一片一片的依舊往上沖。 他們以為自己就要登上敵人的陣地了,但不想正在這時,672團的陣地突然槍聲大造。 672團的大部隊來了,剛剛那是躲在防空洞里了。防空洞相距各處陣地最遠有五百多米,最近的也就一百五十米左右。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端午要留下兩個排的士兵在陣地上的原因所在。 一旦日軍突襲,主力部隊無法及時趕到,他們至少能拿著機槍阻止日軍幾分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