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轟隆! 巨大的爆炸過后,火光沖天而起,而一個年僅16歲的生命,也隨同這一聲爆炸,隨風而逝。 花一樣的年華,他有著大好的青春,但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他卻選擇與日軍的坦克同歸于盡。 這是當年,在沒有反坦克武器的時候,中國軍人對付日軍坦克的唯一方法。 他們試圖把炸藥包放在坦克的身上,放在坦克的履帶上,但這都沒有用。唯一可能用炸藥包炸掉坦克的方法就是鉆到坦克的下面去用人的身體當作炸藥包的架子。 柱子雖然年輕,但卻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在淞滬會戰中,那些冒著日軍機槍掃射沖鋒的桂軍,就有他一個。 1937年10月21日,21集團軍下轄的所有桂軍部隊向日軍發動反擊,這也是淞滬會戰期間中國軍隊發動的最大規模反擊。 當時白參謀總長不了解日軍的實力,他認為日軍彈藥有限,只有桂軍沖過去,就可以憑借廣西兵強悍的近戰能力擊敗日軍。 但是這場戰爭和軍閥混戰不一樣,日軍的火力超過了他的想象,在敵人海陸軍強大火力網的封鎖下,成批的桂軍官兵犧牲在沖鋒的路上。 但不可否認,桂軍的戰斗力非常強悍,一些官兵沖鋒時不是剪斷日軍封鎖的鐵絲網,而是撲在上面讓后面的官兵踩著身體繼續前進。 這種不怕死的精神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但是可惜的是,面對日軍的鋼鐵洪流,這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日軍第九師團,101師團還有第三師團一部也對桂軍發動了反擊,激戰六天后,桂軍損失十分慘重,六萬大軍被擊潰,十個旅長陣亡了九個。 所以在年輕的柱子心中,除了‘保家衛國’這四個字以外,更多的卻是濃濃的恨意。 而且不止有他,整個暫編一旅的全體桂軍將士都是抱著一樣心情。 他們對鬼子充滿了濃濃的恨意,哪怕是到死,這一份恨意也不會磨滅。 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桂軍此時的勇猛令人看了生畏。鬼子的機槍根本無法震懾住這些桂軍。他們一直都是頂著鬼子的子彈沖鋒。 當大兵團作戰的時候,這種無畏的沖鋒,會顯得有些愚蠢。但是當桂軍的武器裝備再也不比日軍差,而且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日軍就都變成了孫子。 他們的武士道已經不能再振奮他們的氣勢了。他們被桂軍趕的如同兔子一樣。 波田支隊的兩個中隊援軍,宛若泥牛入海,根本蕩不起一絲的漣漪。 波田中一在這樣一面倒的屠殺中看到了恐懼。而且不知道為什么,他總是覺得,事情還沒有完。 而且果然,波田中一在還沒有拿定主意的時候,一聲猛烈的爆炸就在他營地的上空騰起。他的一輛戰車平白無故的爆炸了。 當然了,肯定沒有平白無故的爆炸。而是有人借助迫擊炮一炮炸毀了日軍的坦克。而緊接著炮彈一發一發的命中。 營地里的坦克,鬼子的機槍陣地,鬼子的炮兵陣地,等等。 這一刻,也不知道有多少發炮彈在日軍營地的上空呼嘯而過。 這是端午最后的底牌,也是他全部的家當。除了他親自操刀重點打擊日軍戰車以外,其余迫擊炮全部由經驗最為豐富的炮兵在炮擊。 這些老兵也都是老炮手,雖然炮擊的速度不及端午,但是準確率卻很高。 波田支隊營地的多處重要目標,幾乎同時發生了爆炸。倘若不是波田老鬼子的逃的夠快,恐怕他也去見了他們的天照大神。 波田鬼子躲在兩個帳篷的中間茍延饞喘,命令道:“快去把進攻的部隊都叫回來,讓他們回防,迅速回防。” 一旁的日軍參謀道:“閣下,回防已經來不及了,敵人的援軍已經到了。我們損失很大,即便現如今所有部隊都退回來,這個營地也守不住了。” “八嘎!不是說下午兩點敵人的援軍才會到嗎?該死!” 波田中一很憤怒,但是此時他卻無可奈何。因為敵人的援兵到了,而且波田支隊損失慘重,他即便不退也得退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