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二章 藤甲兵和女刺客-《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第(1/3)頁

    總鎮署,沈墨正在和鐵牛等軍中主要將領在商議成立守備軍的事情。

    守備軍的名額暫定為三千人,按照如今每個村護村隊抽取一百人來籌備,三十多個村很容易就能湊夠人數。

    不過這是平均算法,有些村子大,人多,自然多抽取一些;

    有些村子小,人少,就少抽取一下。

    基本原則是按照人口比例來抽取。

    兵源有了,那接下來第二個問題就是軍官的問題了。

    眾人商議之后,最后決定采用從正兵營抽取部分士兵去守備軍擔任各級軍官,另外還有如焦桐鶴、馬冬等各村護村隊里面表現突出的村兵也可以提拔為守備軍基層軍官。

    讓原本楊村護村隊總隊長樊鵬飛擔任守備軍統領。

    樊鵬飛也是民兵出身,胖乎乎的,外號樊胖子。

    這樣一來,守備軍的架子就能快速搭建起來。

    這個問題解決以后,鐵牛又提出另一個問題:“主公,裝備的缺口比較大。雖然咱們之前兩次勝仗繳獲了清兵不少武器裝備,還有一些從地主鄉紳家里繳獲的他們私藏的武器裝備,但是依然遠遠不夠。武器倒是好說,湊一湊最起碼能給一半的人配上鐵制武器,但是盔甲的數量卻遠遠不夠,把咱們手頭現有的存貨都拿出來著甲率最多也就達到十分之一?!?

    “除了盔甲,還有衣帽鞋襪綁腿水壺背包等各種隨身裝備都要置辦,后勤的壓力非常的大?!?

    之前雖然蕩寇軍兩次擊敗了的清軍數量加起來超過了三千五,但是一來逃走的以及落水失蹤的不少,二來永州綠營在清軍的戰斗序列中本身就屬于娘不親,舅舅不愛的那種角色,披甲率自然也是最低的,三千人的綠營兵能披甲的估計也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也只有滿清的嫡系部隊,也就是滿洲八旗的一些精銳部隊披甲率會超過五成,甚至更多。

    至于其中最精銳的白甲兵那著甲率不僅百分之百,而且每個人都是身著三層甲。

    據說他們內穿鎖子甲,外再披鐵甲,中再夾棉甲,層層裹裹,每人都是千里挑一的精銳,戰斗力十分驚人。

    據不知道靠不靠譜的史料記載:松錦大戰中,六個白甲兵沖上山頂,與明軍大戰,全殲二百四十余名明軍,而己方無一傷亡。

    沈墨覺得白甲兵雖然戰斗力很強,但是多少有些吹噓的過頭了。

    無非就是一群重甲步兵而已,說的一個個跟天兵下凡似得不可戰勝。

    而且這些白甲兵數量很少,一個旗最多也不會超百人,甚至更少。

    滿八旗加起來撐死也就數百人不到千人,還都在京城里給他們的主子看門呢。

    這樣的兵再牛逼,能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也許集中起來的話在局部戰場上還是能起到相當關鍵的作用,但是放在整個天下的格局中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這就跟現代的特種兵一樣,再精銳也無法取代普通步兵在戰場上的作用。

    正面大軍團作戰中,精銳的特種兵用來打陣地戰傷亡率也不會比普通步兵低到哪里去。

    任何一種兵種都有其特殊的戰場環境,如果換個環境,可能就拉垮了。

    對于缺少裝備的問題,沈墨也早有預案,環視眾人后道:

    “盔甲的問題,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現有的庫存甲胄給所有的守備軍軍官和骨干配備。

    第二步,招募皮匠以及會編藤具的百姓,建立盔甲作坊,掛在軍務處下面,來制作盔甲。

    鐵甲沒必要,只做皮甲和藤甲藤盾。

    第三步,等到打下零陵縣城之用繳獲的清軍甲胄來補齊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东丰县| 大厂| 昆明市| 左权县| 鹤岗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青冈县| 庆安县| 客服| 平泉县| 水富县| 商丘市| 盐山县| 富民县| 台中县| 四平市| 武穴市| 罗江县| 东山县| 阿图什市| 瑞金市| 关岭| 青神县| 精河县| 延吉市| 枣庄市| 甘德县| 佛学| 英吉沙县| 阳泉市| 徐闻县| 平远县| 平原县| 自贡市| 孟津县| 湘乡市| 万载县| 宁城县| 镇雄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