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荀彧望著房玄齡。 房玄齡是吏部尚書,也是內閣成員,這整治吏治,審查官員可都是吏部管轄,房玄齡身為吏部尚書,這查漏補缺可是房玄齡的職責。 漏網之魚? 房玄齡搖了搖頭;“有著東廠的存在,什么能瞞得過陛下,何來漏網之魚一說。” “連咱們都能發現那些官員的問題,你覺得無孔不入的東廠不知道嗎?” 房玄齡看了一眼荀彧。 房玄齡自然明白荀彧的意思。 確實。 除了名單上的人外,房玄齡也發現了各州府還有不少的貪官污吏,甚至有些官員稱其為罪大惡極都不為過。 但房玄齡不相信,養心殿里的那位陛下會不知道這些。 東廠號稱監查天下,無孔不入。 大周內,什么事是能瞞得過陛下的? 說句實話,他們這次按著名單整治各地方的吏治,還都是東廠提供的罪證。 但名單上既然沒有這些官員的名字,這肯定有陛下的用意,房玄齡自然不會再多言。 聽到房玄齡的話,荀彧也沒有再說什么。 在場的幾人都是聰明人,誰不看出其中的關鍵。 只是,不管是房玄齡和荀彧,還是杜如晦和劉曄,他們都想不明白,陛下為什么不沒有動那些官員。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位置不同,決定眼見不同。 對于周辰這位皇帝來說,不管是貪官也好,清官也罷,只要能為其所用,能為朝廷解決問題,為皇帝排憂解難,那就可以留著用。 反之,如果不能為朝廷排憂解難,更不能為皇帝所用,哪怕再是清官,留之何用? 旁邊的靠山王周戰出聲說道;“四位大人還是不要糾結于這些小事了,如今我大周的東荒和南疆可是正遭受大燕和大越兩大王朝大軍的威脅。” “對于東荒和南疆的戰況,四位大人怎么看?” 一說起這件事,房玄齡和荀彧他們四人的臉色全都一肅,凝重了起來。 雖然他們剛剛回朝,但是東荒和南疆遭受大燕和大越兩大王朝大軍進攻的消息,他們可是早就知道了。 “邊走邊說。” 房玄齡他們五人一邊說著,一邊一起離開了皇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