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初這件事在報紙上登過,但沒人知曉是什么人投的資金,也有不少人猜測是不是哪個富豪做的。 但今天一聽老爺子的話和看到那張欠條,他才知道,原來是老爺子促成的。欠條上更是當時那個局長以公司名義打的,想來當時廣電也很看好這個提議,只是因為資金問題才擱置的。 最后得以老爺子的開口與資金幫助才讓那局長確定了下來。 何炯說完,又給幾人講第二張欠條的故事: “第二張是京都制片廠。” 他說著抬起頭腦海中回想著關于這個廠的新聞: “這個廠比八壹制片廠的歷史還要早幾年,早期大大小小的影視出品全都由這個廠所出。隨著國內的影視公司越來越多,成立的制片廠也有不少,據說這廠有段時期的效益日益下滑。那時候的糧食沒有現在的多,廠內可是有不少等著吃飯的嘴啊,正愁廠子的發展時,廠長就宣布找到了投資,引進了新的設備,還與國外合拍了作品,才有了現在雄厚的實力。” “那時候這么缺糧食的嗎?” “既然效益差,沒補助嗎?” 一興和彭彭同時發出疑問。 他們從歷史上能知道那時候沒有現在的糧食充沛,但既然是個大廠,還存在那么久,還是國家支持的,那即使再缺糧食,也應該會有補貼啊。 “那時候國家沒有現在這般強大富裕,泱泱人口的大國,沒辦法支持所有,只能有困難先自己去解決。” 黃雷搖搖頭給幾個孩子解釋。 現在的生活好太多了,所以以前那段艱苦歲月他們都不能理解。 “我知道你們聽到這里,心里或許會疑惑,老爺子既然能力這么強為什么沒幫眾人。” “是啊,我有些疑惑,不明白老爺子有那么多值錢的物件,怎么沒有幫助更多。” 彭彭點點頭面上很是不解。 在他看來老爺子幫助的人那么多,手里還有那么多值錢的東西,幫國家出出力應該是件很手到擒來的事吧。 “彭彭,你這樣想就錯了。那時候光是用錢也解決不了問題,老爺子的那些物件在現在看來是價值連城,但那時候物件還沒糧食重要,即使有人想收購珍藏那也是洋人居多,老爺子留下它們才是正確的選擇,他能幫到那些遇見困難的人這也是他對國家的貢獻。老爺子也是位偉大的人物。” “我明白了。” 彭彭點頭。 這樣聽來老爺子的做法是沒錯的。 在那么困難的時期老爺子保住了國寶珍物不說,老爺子也憑一己之力幫助了那些困難的人,確實是為國家做出了不小貢獻。 要不然那時候將那些物件賣出去了,現在再想要拿回那些國寶,恐怕是難如登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