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紙面青尸-《第十一根手指》
第(1/3)頁
一個人走向邪惡不是因為向往邪惡,而是錯把邪惡當成他們所追逐的幸福。
——瑪麗·雪萊
1
“沒有特案組就破不了案嗎?冒冒失失的。”我故作淡定。
“這不是師父也不在嗎?”大寶說,“師父去的案子是全國性的流竄持槍搶劫殺人,估計不破案公安部不會放他回來。”
“碎尸案很難嗎?”我說,“我們經手的碎尸案有幾起沒破?別怕,我們努力吧,走!”
我和大寶走出幾步,發現林濤還站在安檢門口發呆。我折回去推了他一把,說:“要我幫你喊魂嗎?”
現場位于鬧市區一個破舊小區門口的垃圾箱里。
“是你發現尸塊的嗎?”一名拿著筆記本的民警問道。
穿著清潔工制服的老者閉著眼睛使勁兒搖了搖頭,說:“沒有,沒有。我就看見里面一團血糊糊的東西,就報警了。”
“是我們接到110的指令,過來發現里面是人的尸塊。”轄區民警說道。
地面上擺著一張白色的塑料薄膜,市公安局的法醫正在從垃圾箱里倒出來的垃圾里清理著尸塊。
我和大寶走近市局法醫,點了點頭,加入了清理尸塊的行列。林濤則拿出多波段光源,觀察垃圾箱周圍的痕跡。
白色的薄膜上已經放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尸塊。
“你們動作挺快啊,收集這么多了。”我戴上手套,拿起一塊有繩索捆綁的尸塊。
“是啊。”市局韓法醫說,“別的兄弟正在這個小區其余的垃圾箱里清理。我估計除了頭和內臟,差不多都找全了。”
我“嗯”了一聲,繼續觀察這堆尸塊里最大的兩塊。一個尸塊是尸體的骨盆和大腿上段,尸塊的上端是沿著腰椎間盤整齊切斷的,下端則是剁碎了兩側股骨的中段。另一個大尸塊就是沒有胳膊的上身軀干。其余的小尸塊,應該就是雙臂、雙腿被剁碎后的殘骸。
這兩個大尸塊有個相同的特征,就是在尸塊的外側,都被兇手用刀子割出了橫行的創口,有幾厘米深。一根拇指粗的繩索勒在兩邊的創口里繞了兩圈,并打了個結。這兩側的創口就像是兩邊的繩槽一樣。
“韓哥,你看這種捆綁尸塊的方式倒是挺獨特的。”我說。
韓法醫點了點頭:“是啊,這種割槽捆綁是為了方便拎。如果沒有這個槽,捆上去的繩子很容易滑脫。”
“不用包裝物,直接拎著尸塊,拋尸到住宅區。”我說,“這兇手的心理素質還真是不錯。”
“所以我覺得兇手應該有交通工具,”韓法醫說,“不然太容易暴露。”
“如果有交通工具,為啥還要割槽捆綁呢?”大寶問。
我沉思了一下,說:“可能是為了提高效率吧。你想,一手各拎著一大塊他砍不開的大尸塊,一次可以拋棄兩塊尸體的主要部分。”
韓法醫停下手中的工作,用前臂擦了擦前額的汗珠,說:“有一點我想不明白。這么多小的尸塊很顯然應該是用包裝物包裝著的,但是這里卻沒有發現包裝物,我估計是用包裝物攜帶,然后從包裝物里倒進了垃圾箱。他為什么要倒進來,而不連包裝物一起扔進來?”
“大的尸塊也沒包裹。”大寶說,“那個,我猜他就是為了讓我們發現。”
我和韓法醫出了一身冷汗,沒出聲。
“頭找到了。”王法醫從遠處跑了過來,手里提著一個黑色的物證袋。
“有包裝物嗎?”我和韓法醫異口同聲地問。
王法醫搖了搖頭,說:“沒有,就扔在小區后門口的一個垃圾箱里。而且經過確認,尸體的內臟應該沒有拋棄在這個小區里。”
“頭扔在后門口。”韓法醫說,“其他所有的尸塊都被倒進了前門口的垃圾箱里。這個行為說明了什么?”
“遠拋近埋。”大寶說,“這是規律。”
這是分析命案兇手遠近的常用手段。一般有藏匿尸體行為,比如埋藏尸體的,說明尸體埋藏地點離兇手比較近;而拋棄尸體,沒有明顯藏匿行為的,說明兇手是從別地來的。
“你的意思是說,兇手離這里遠?”我問。
“肯定的,不然他連包裝物都不用?”大寶說。
我點了點頭,說:“不過這不能解釋為什么是拋棄在前后門口的垃圾箱里。”
“我估計這就是兇手的行駛路線吧。”韓法醫說,“肯定是有交通工具。”
“既然尸體基本找全了,那為什么兇手沒有把內臟也拋棄在這里呢?”我問。
“那可不好說。”林濤插話道,“說不準兇手殺人就是為了他的內臟呢?”
大家的臉色都鐵青了起來。
解剖臺上,一具完整的男性尸體正在逐漸被我們拼湊出來。
尸體的胸骨被砍開,這是一具被掏空了內臟的尸體。看著尸體胸腹部的剖口,回想著林濤剛才的話,我們的脊梁都冒出了冷汗。
“微博上倒是經常有謠言說殺人取內臟進行器官移植,”大寶說,“但這是不靠譜的謠言啊。沒有經過配型,還用這樣粗暴的方式剖開尸體,取出的內臟咱不說能不能生存,就無菌狀態都達不到啊。”
“不會是這個。”我說,“這可是基本取走了全套內臟。”
“不會是……”林濤一臉惡心的表情,“吃人的?”
大家一起白了他一眼。
“那兇手為啥掏內臟?”林濤說。
“我倒不是非常關心這個。”我說,“如果兇手是為了內臟,那為啥要碎尸呢?直接剖腹不就好了?”
韓法醫抿著嘴輕聲說:“看砍痕,兇手應該是略懂人體結構,卻又不太懂。知道從椎間盤下刀,但不知道從其他的關節下刀。費了這么大勁兒碎尸,肯定還是為了更加方便拋棄尸體。”
“兇手力氣不小啊。”大寶說,“這一大塊尸塊,好幾十斤呢。”
“重點不在這里。”我說,“大家的意思是,如果兇手有匿尸拋尸的行為,說明死者和兇手是熟識的。如果兇手是為了獲取人體的內臟而碎尸,那么兇手就不一定和死者認識。”
“那么你們現在的結論是熟人作案?”大寶問。
大家一齊點點頭,算是統一了思想。
“除了內臟,尸塊都找全了吧?”我問。
實習生看了看尸體,搖了搖頭,說:“腹部的軟組織缺一塊,還少了個耳朵。其他基本都全了。”
“正常。”林濤在一旁插話道,“野狗野貓那么多,叼走兩塊吃了,任你再有本事也找不到,等到明天,就變貓貓狗狗的代謝終產物了。”
“長得挺帥,總是這么重口味,不合適!”我看著林濤笑道。
林濤挑了挑他那一雙濃眉,說:“誰說的,你看我這用詞多文雅。”
“尸體上沒有損傷和窒息的征象。”大寶說,“目前沒法確認死因是什么。”
“沒內臟,也沒法收集足夠的血液,我們該取什么檢材進行毒化檢驗?”韓法醫說。
“哈哈,天無絕人之路。”大寶抬起前臂推了推眼鏡,說,“膀胱居然還在,有尿!”
“投毒殺人可不多見,一般都是女性殺人的手段。”韓法醫說。
“我看不會是女人干的。”大寶說,“女人拎得動那么重的尸塊嗎?”
“如果是車開到垃圾箱旁邊,”韓法醫說,“挪動個位置還是做得到的。”
“那也不可能。”大寶說,“哪個女人下這么狠的手啊,又剖腹又挖內臟又碎尸的。女人心理達不到這么彪悍的程度。”
“那可不一定。”韓法醫說,“你看這四肢長骨的斷段,都是反復用砍器砍擊才砍斷的,斷面非常整齊,說明砍骨刀非常鋒利。但再看這碎骨片,至少得是砍了幾十下。如果是個男人,三五下就應該砍斷了。”
“你見過女人獨自分尸的案件嗎?”大寶說。
“你還別說,我真還經歷過好幾起。”韓法醫笑著說,“時代不同了,女人頂了不只半邊天,所以女人也能干碎尸活兒。”
我一邊蹲在高壓鍋的旁邊煮恥骨聯合,一邊聽著大寶和老韓的辯論。他們說的都有道理。
“恥骨聯合馬上就煮好了。”我打斷了他們的爭論,“找到尸源,一切即可迎刃而解。”
高壓鍋在電磁爐的高溫作用下,吱吱發響。鍋蓋上的透氣孔“噗噗噗”地往外噴著氣,整個解剖室里都彌漫著一股“肉香”。
但是,可想而知,這種“肉香”,令人作嘔。
“自從親自煮過骨頭,”大寶皺了皺眉頭,“我就沒再喝過骨頭湯。”
“至于嗎?”我減弱電磁爐功率,慢慢地打開高壓鍋蓋,用止血鉗翻著鍋里的骨頭,“干活用的是神經系統,吃飯用的是消化系統,井水不犯河水啊。”
“你是自動擋高排量啊。”韓法醫說,“這也能換擋的?”
煮骨頭是為了讓緊密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組織和軟骨以及骨膜更容易被剝離。這樣就可以完整地暴露骨質面,從而進行觀察。
我從一鍋乳白色的“骨頭湯”中撈出了恥骨,用止血鉗一點點地剝離軟組織。很快,恥骨聯合面的形態就暴露在眼前。
“大概也就三十來歲。”我說,“拿回去我們再算一下具體年齡,還有,毒化得趕緊做,不然拼尸體拼了這么半天,都不知道他是咋死的。”
“各位老師們,”負責拼尸塊的一名實習生突然打斷了我們的思緒,“為啥這里有十一根手指頭?”
我們幾個人一聽,趕緊聚攏到解剖臺旁。如果死者是一個“六指兒”,對尋找尸源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不過,”實習生接著說,“手掌我們都拼完了,這個人不是六指兒。”
我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什么……什么意思?”
韓法醫接話道:“意思就是,這些尸塊里,有一根手指頭不是這個死者的。”
“哦,”我說,“我知道了。我們剛剛破獲的案件,就是死了兩個人。當時我們怎么拼尸體都覺得不協調,結果DNA檢驗,是兩具尸體。”
“可是,這個不太一樣。”實習生說,“這個尸體拼起來沒有任何問題,除了多出這一根手指頭。”
解剖室里頓時沉寂了下來。
剖內臟、多根手指、割槽捆綁。這一切的一切,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那個……”大寶打破了寂靜,“不管怎么說,死者是男性,身高一米七五,中等體態,三十歲左右,我們已經可以確定了,等DNA結果出來,我相信尸源很快能夠找到。”
“是啊。”韓法醫也自我安慰似的說道,“死因有可能是中毒,死亡時間是兩天之內,也就是6月3日左右。我們能夠提供的信息也不少了。”
他們都在自我安慰,我倒是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難道還有個無辜的冤魂,正在看著我們嗎?他是誰?他的手指為何會在這里?
“秦科長,”秘書科的小胡突然跑進了解剖室,“打你電話你沒接,估計你在解剖臺上。剛才陳總來電,讓你把這個案子交給市局,然后你趕緊趕去青鄉市辦案。”
“又發什么大案了?”我問。
“好像是一個副市長被殺害了。”
“這邊的案子我們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呢,而且看起來有些復雜,我不能交。”我一方面有些生氣,另一方面也是舍不得丟棄這個一看就充滿挑戰性的案件,我頓了頓,接著說,“法醫是為老百姓干活的,又不是專門為他什么領導干部干活的。”
“理解一下嘛。”小胡說,“當地的法醫要避嫌,所以必須由我們出馬。而且,這是命令,你有意見也只能保留。”
我張了張嘴,沒說出話,默默地脫下了解剖服。
2
趕到青鄉市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來不及歇息一下,我們就在一輛呼嘯著的引路車的帶領下趕往事發現場——一個高檔小區。
小區位于市區的開發區,挺僻靜,現場除了橫七豎八停著的幾十輛警車以外,沒有多少圍觀群眾。小區的北邊是七八幢六層建筑,南邊是十幾幢兩層建筑。現場位于南邊兩層建筑的其中一幢。南邊兩層樓房中每個單元門分為東西兩戶,每戶都是復式樓。一幢房子就兩個單元,四戶居住。
“那個……這相當于連體別墅吧。”大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
“好像我們可以直接干活了。”我見市局的幾名痕檢員正在收拾器材,應該是完成了初步的現場勘查工作。
引路車上跳下來一個一級警督,走到我旁邊,低聲說:“這個單元的東頭就是中心現場,我們臨時征用了西頭的這間沒人住的屋子,作為臨時專案指揮部,不如我們先去見一下市委秘書長?”
“不就是個普通兇殺案件嘛,”我皺了下眉頭,“至于這么興師動眾?”
林濤拽了一下我的袖口,耳語道:“行了,憤青啊,別讓人家說我們省廳的民警不講政治。”
“這是我們市委秘書長包陳斌。”一進門,一級警督就唯唯諾諾地向我們介紹眼前這個三十歲出頭的女人。
女人一身整齊的黑色套裝,長發披肩,面容姣好,眉宇之間充斥著一股傲氣。如果不看周圍的那些點頭哈腰的官員的媚態,誰也沒法相信這個年輕的女人身居如此高位。
包秘書長頭都沒抬,看了看表說:“市委市政府對本案高度重視,希望你們在一周內破案。你們可以去工作了。另外,你們的工作效率可以再提高一點兒。”
她的傲慢激起了我的憤怒,我把筆記本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拉開椅子,毫不客氣地坐下,說:“先介紹前期工作進展。”
包秘書長抬眼冷峻地盯著我,吐出兩個字:“保密。”
“那就對不起了。”我說,“作為鑒定人,我有權拒絕受理不具備鑒定條件的鑒定。如果前期調查結果未知,那么本案就不具備鑒定條件。”
說完,我收起筆記本,轉身準備離開。
一級警督趕緊走過來,畏懼地看了一眼包秘書長,把我拉出臨時專案組。
他說:“消消氣兒,小人得志。我是新上任的市公安局的副局長王杰。案件情況是這樣的,丁市長的保姆今天下午報案,說丁市長被殺了。”
“保姆?”
“準確地說,是小時工。”王局長說,“這個小時工應該是每兩天到丁市長家里打掃一次衛生。前一段時間,她的母親去世,所以她請了一周的假。今天,小時工回來恢復工作,中午十二點左右到丁市長家,發現異常就報了案。”
專案指揮部和現場只有一個走廊之隔,說話間,我們已經穿好勘查裝備,走進了現場。
“怎么一股腐敗的味道?”我揉了揉鼻子。
“是啊。”王局長說,“尸體高度腐敗。小時工上了二樓聞到味道就直接報警了。”
我轉臉看了眼門口掛在墻上的溫度計,顯示室內溫度三十一攝氏度。我說:“至少好幾天了吧?不上班沒人問嗎?”
“據調查,最后一次看到丁市長的,是他的駕駛員。”王局長說,“6月1日晚上送他回來。丁市長說有篇調研文章要在一周內交,所以讓他們一周內不要打擾他。”
“現在還有領導自己寫文章的?”林濤說,“而且他吃飯問題怎么解決?”
“這個副市長真的是個好市長。”王局長有些沮喪,“他是省委宣傳部下來掛職的,妻子早亡,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上大學了。平時他挺廉潔的,很少出去應酬,都是自己做飯。這房子也是市里租下來給他住的。”
我的抵觸心理瞬間消失了。
“6月1日是周六,今天是6日……”大寶在掰指頭。
我們走上二樓的臥室,一股惡臭迎面撲來。在昏暗的燈光下,隱約看見床上有一個人形的黑色物體。
“我們局的法醫負責人是嫌疑人的親戚,”王局長說,“所以我們局的法醫被市委要求全體回避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门头沟区|
青田县|
盖州市|
巩留县|
尼勒克县|
习水县|
孟津县|
张北县|
凤庆县|
阳江市|
庆安县|
朝阳县|
六枝特区|
哈尔滨市|
河曲县|
清水县|
保靖县|
响水县|
永州市|
龙口市|
钟祥市|
沙河市|
金平|
于田县|
弋阳县|
莫力|
太保市|
乌拉特前旗|
镇沅|
林周县|
沐川县|
白玉县|
张掖市|
东方市|
民勤县|
南丰县|
凤阳县|
天镇县|
青河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