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封侯》
第(1/3)頁
箭筈關內,一千士兵正在忙碌備戰,倉庫內所有的兵器物資都清理出來,分類放好。
各種長矛、戰刀數以萬計,一捆一捆箭矢堆積如山,但陳慶更關心防御武器。
騎弓、步弓、守城弓、軍弩、床弩都有,各種箭矢有二十余萬支。
還有一百多桶火油,甚至還有二十桶火藥,這是陳慶最看重的戰略物資,可惜數量太少,只能在關鍵時刻使用。
陳慶尤其重視床弩,一共有四十八架,寒鴉鐵箭兩千支,他在床弩上嘗過甜頭,是對付女真鐵甲士兵的利器。
不過,用它來對付漢軍有點可惜了,漢軍都是皮甲,守城弓和軍弩就足夠了。
關鍵還是關城自身要堅固,大門就不用說了,宋朝工匠精心制作的大門,光厚度就達四寸,一般的攻城槌未必能撞開它。
外面還有一條三丈寬、一丈深的壕溝,壕溝底部插滿了尖樁,掉入壕溝必死無疑。
有壕溝自然就有吊橋,這也是一道保護城門的利器,使敵軍攻城槌無法直擊城門。
城墻高三丈,全部都是用當地的大青石砌成,堅固無比。
“這道墻怎么凸出去了?”
陳慶發現城門上方的城墻向外凸出五尺,頗有特色。
“指揮使居然連這都不知道?”楊元清很驚訝地望著他。
“我當然知道它的存在,只是沒有去研究過它,也不關心它的作用。”
“看來指揮使沒有守過城!”
楊元清笑著解釋道:“這叫馬面墻,外形像長長的馬臉,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射擊攻城敵軍的兩側后背。”
陳慶站在馬面墻旁,果然是站在兩邊城墻的外面了,他心念一轉,笑道:“可以在這里安排二十名神弩手,專門射殺關鍵位子上的敵軍。”
楊元清豎起大拇指贊道:“指揮使高明,確實可以這樣部署!”
一直比較沉默的楊樺問道:“指揮使,能說說我們的任務嗎?”
陳慶沉吟一下,吩咐手下道:“去把所有的都頭都找來!”
陳慶一共任命了十個都頭,其中楊樺、鄭平和羅甘三人升為準備將,同時兼任都頭。
不多時,十名都頭都趕到了城頭。
“我是在去年暴雪后不久便接到了安撫使張帥以及兩位都統的命令,命令我們務必拿下并堅守箭筈關,我們的任務是攔截平涼府的金兵從西路進攻和尚原,減輕和尚原的壓力。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接應劉锜和劉子羽兩位都統的軍隊南下,奪取箭筈關容易,但能不能守住關隘,卻是整個戰局成敗的關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