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轉正啦!-《晉礪》
第(1/3)頁
何蒼天戴上武冠的第三天、賈午“賞”了他一塊玉佩的次日,一個叫做劉嵩的侍御史露表彈劾中書監華廙“暮氣”,非但工作效率太低,還顛三倒四,緩急輕重不分,中書庶務一團亂麻,皆華某人之過也,他很該“知所進退”,回家抱孫子去。
劉嵩的指責很含混,通篇也沒說出華廙到底犯了啥具體的過錯,但又露表以聞,唯恐人不知,明眼人都曉得,這是專門過來打華長駿臉的;而劉某人為啥要跟華某人過不去,十有八九,背后有人指使,而這個“有人”,又十有八九,出自太傅府。
大伙兒默喻:楊文長來找回場子了!
華廙立即上表,自劾“德薄、才弱、年朽”,告老,并交還觀陽縣公的印綬。
朝野目光,再次萃集。
之前,何云鶴的任命,已大大落了楊文長的臉面,若華長駿之去留,楊文長再不得志,那可就——
嘿!
過了兩天,詔書頒下,大致措辭如是:
“中書監廙年未致仕,而遜讓不已,欲及神志未衰,以果本情,至真之風,實感吾心。今聽其所執,以公就第。”
“給親兵五十人,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掾屬;及大車、官騎、麾蓋、鼓吹諸威儀,一如舊典。給廚田十頃、園五十畝、錢五十萬、絹五百匹;床帳簟褥,主者務令優備,以稱吾崇賢之意焉?!?
云云。
有趣。
雖然批準了華廙的退休報告,可是——
非但未對華廙做出任何指責,反倒慰諭備至,皇帝自稱“吾”而非“朕”,如對家人友朋。
華廙致仕的待遇,也完全符合一位縣公“榮休”的標準。
交還觀陽縣公印綬啥的,自然提都不必再提。
楊文長確實趕走了華長駿,但他真“得志”了嗎?
不管咋說,中書監的位子空了出來,接下來,便有一番人事遷轉調動。
中書令何劭轉中書監,散騎常侍蔣俊轉中書令,給事中楊邈遷散騎常侍。
中書令轉中書監,題中應有之義,沒啥可說的,但何劭不論做監還是做令,都是個甩手掌柜,因此,實際主持中書省的,便由監而令了。
新官上任的這位蔣俊,在門下的時候,位份雖同段廣相同,但一切仰段廣鼻息,也即是說,打現在開始,中書省也為楊文長直接掌握了。
于是,有人以為,何云鶴一役,是楊文長的“失之東隅”,現在“收之桑榆”,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
對了,這個蔣俊,與太子寢殿中替何蒼天更衣的那位低階女官,同姓名也。
接蔣俊位子的楊邈,原職給事中官五品,一躍而為官三品,“超遷”驚人。
但是,一來他是楊駿的族人,二來,何蒼天由白身而散騎侍郎,旱地拔蔥,直上云霄,才是真正驚人的“超遷”,楊邈的任命,頗有些“還以顏色”的意思?
對于這幾項人事,式乾殿都很痛快,沒有任何留難,一切流程,皆仿佛從前。
*
劉嵩上彈章,何蒼天投剌。
投剌的對象,張華。
何蒼天原本的計劃,先拜訪張華,再拜訪衛瓘,白馬寺幽會繁昌公主、衛瑾,等于先拜訪了衛瓘,因此,第二天,第一時間,造訪張府。
何蒼天著急見張華,除了他對皇后說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私意。
不出所料,名帖遞進去沒多久,門房便回轉來,“侍郎請?!?
主人在書房延客,對揖已畢,客人的禮數卻未完結——
跪下,伏地,雙掌交疊,撫地,額觸手背。
張華大出意外,張、何的資望、名位固然懸隔甚遠,可也沒必要行此大禮?
連忙伸手相扶,“當不起!快請起!”
“蒼天無狀,特向仁公請罪!”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双流县|
科尔|
海伦市|
耿马|
昌吉市|
平江县|
大丰市|
青州市|
平陆县|
连平县|
嘉禾县|
鸡西市|
尖扎县|
湘潭市|
嘉峪关市|
乐安县|
清涧县|
河西区|
双牌县|
文山县|
沙湾县|
庆城县|
安达市|
长泰县|
文水县|
西丰县|
锡林郭勒盟|
固阳县|
读书|
读书|
改则县|
六盘水市|
华坪县|
灌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蛟河市|
绥化市|
大新县|
安阳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