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就是說,前17名當中,李睜的作品占了14首,前十,李睜一人占了9首,這已經是不是獨占鰲頭,分明就是一人的光芒蓋過所有!” 寧蘭的眼珠子瞇得更細:“滾雪那邊就算聚集了所有的大咖,難道就能贏得了他嗎?” 李霞眸光閃爍,消化了片刻,忽然想通了什么般,猛然一愕:“你的意思是,李睜的作品不光能夠壓過所有詞曲人,還能填補上歌手人氣的差距,以及發片渠道的差距。” 寧蘭淡然道:“我只是實事求是。” 馬倩道:“可,羅雨生的兩首作品也在榜上啊,最近他就給莫菲寫了兩首歌,而之前九月的時候,艷陽樂隊三個,羅雨生也有6首歌上榜,其中5首還上了甲榜。” 寧蘭嘴角溢出一絲笑紋,視線轉向電視屏幕,眸光熠熠生輝道:“九月羅雨生的作品5首上甲榜,那是李睜的作品缺席,這一次,莫菲與何靜蕓的對陣,莫菲的人氣與宣傳費用,都是高于何靜蕓,結果卻是,何靜蕓贏了莫菲,而且隨著專輯上市時間的延長,兩人的差距正越拉越大,這便是羅雨生與李睜的差距。” 李霞二人均是一震,欲言又止,似想要反駁,卻發現無言以對。 因為寧蘭說的事實,整個風云榜,李睜占了大半江山,甲榜更是近乎包攬,如此傲人的成績,誰能否認,誰有資格否定? “李睜給譚光月的專輯寫歌,這是在賭約達成之前,圈內拿羅雨生與李睜比較,也是在賭約達成之前,李睜既然接下了這個賭約,肯定是將譚光月考慮在內的,也稱量過羅雨生的作品,以及其他各項因素的差距...” 寧蘭眼神一凝,斷然道:“就憑這張風雨榜單,賭約的贏面,至少是五五開。” 或許在李霞二人看來,寧蘭的這個判斷帶了個人的情感色彩,而寧蘭自己心里頭明白,她是真正做到了客觀與理智,也就是她說的,實事求是! 圈內不乏客觀理智,眼光毒辣之輩,相信有那么一些人會看了這張風云榜之后,對于賭約的勝負進行一個重新判斷。 但先入為主的強大慣性,注定了只可能是少數人,絕大多數,頂多驚嘆一聲,即便意識到了什么,也是輕易地自我否定,然后置若罔聞。 由此,讓不少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直到不久后的一天,被某媒體點破,這才驀然驚醒,渾身一片冷汗,懊悔不已,卻悔之晚矣... (ps:本以為午后就能到家,不想一直拖到六點才到家,晚點還有一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