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睜的演唱錄了下來。 何靜蕓一遍一遍地聽著,三遍過后,開始跟著哼唱。 與此同時,樂隊也是抓緊時間熟悉曲子。 李睜與方瓊在一邊小聲聊天。 “這次靜蕓的專輯總費用批了80萬,達到了一線歌手標準,這也是新人歌手的頂標,想要再增加,除非專輯上市后銷量大大超過預期,否則...” 方瓊搖一搖頭,李睜明白意思,越是大的唱片公司,內部規則就越嚴苛,破格的難度越大,即便公司再看中你,再是力捧,也只可能給你到規則內的上限。 他默然點頭,靜待下文。 方瓊思索了一下,繼續道:“總監給過一個大致的分配方案,制作費用控制在30萬以內,宣傳費用不低于50萬,一般國語專輯,宣傳期除了各地電臺播放之外,宣傳的重點是京城,魔都,深市,而靜蕓的專輯是粵語,京城,魔都肯定不能丟,此外,廣市,港島,寶島三地也是重點,甚至是重中之重。” “我的想法是,還和上一張單曲一樣,港島,寶島各上一檔綜藝節目獻唱,此外,廣市再上一檔電視訪談節目,京城和魔都的話,怕是只能上電臺直播節目,盡量爭取黃金時段。” 她露出苦笑:“50萬宣傳費說少不少,但說多也真不多...” 頓了一下,又具體說了制作費用的細項:“制作方面,錄音室租用,請樂隊,以及一些其他費用,一共算10萬,剩下的20萬用作收歌,之前從公司的歌曲庫里選了六首,7萬多,又找了王老師,一名詞曲小咖頂流約了兩首歌,打包8萬塊,現在你給靜蕓寫三首歌,可以退一首回歌曲庫,嗯,我算了算,還剩下...6萬。” 言下之意,只為李睜的三首歌留了這個數。 不說別的,即便是按圈內詞曲人級數規則,李睜只是小咖,一首歌也得4至6萬,三首15萬左右。 6萬僅僅相當于零頭。 方瓊知道這個價格過分離譜,又補充道:“我也知道,6萬塊少了,連你的一首歌都不夠,要不再從宣傳費用里抽出10萬,只是這樣一來...” 李睜看她一副為難樣,拿起一瓶礦泉水,慢慢喝了一口,緩聲道:“方姐,許巧玲去年十二月發行的專輯,我給她寫了一首歌《揮著翅膀的女孩》,百分之二分成,至今結算過兩次,接近40萬,當初我給寧蘭寫的那首《但愿人長久》,同樣百分之二分成,至今結算過一次,16萬。” 方瓊面色一僵,李睜沒有說謊,也沒有夸大,但這樣的價格,對于一張總費用80萬的專輯來說,根本是不堪承受的! “李睜,你別誤會,我只是說個實際情況,這是靜蕓的首張專輯,希望你能夠多支持一些,當然,費用方面我們可以再商量,如果分成方案的話,怕是只能從靜蕓的歌手分成當中扣。” 方瓊有些糾結,朝著調音室里的何靜蕓看去一眼。 李睜擺擺手:“方姐,你也別誤會,你是靜蕓的經紀人,處處為她著想是應該的,我沒有怪你的意思,只不過,我的作品究竟價格多少,我相信,你口中的總監心里肯定有一桿秤,靜蕓的專輯賣得越好,公司賺的是大頭,沒理由讓靜蕓自掏腰包。” 方瓊眸光微閃,很快明悟過來:“可,華格唱片是五大巨頭之一,規矩很死...” “規矩是人定的,再死也能破格,只看值不值得。” 李睜神色淡然:“三月的競爭有多激烈,華格的高層不會不清楚,退一萬步說,可以采取對賭模式。” 李睜的首張單曲,就是對賭,按照唱片的銷量,分成遞增。 當初倪厚道就跟他詳說過,這種模式通用整個音樂圈,從某種意義來說,是一種不違反公司規則的變相破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