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清宵靜下心來,他拋開一切,開始認(rèn)真閱讀。 反正山谷內(nèi)的兇獸,都已經(jīng)安排好了,丹神古經(jīng)煉丹,兇獸挖礦以及凝陣,這些事情已經(jīng)交代好了。 就如此。 轉(zhuǎn)眼之間,又是七日過去了。 這十天,大魏邊境極其動蕩,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蠢蠢欲動,給人一種隨時就要宣戰(zhàn)的感覺。 這種壓迫感,讓大魏上下都莫名難受,甚至有人恨不得早點(diǎn)開戰(zhàn),也免得受這樣的壓迫。 只不過,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集結(jié)大軍后,沒有第一時間宣戰(zhàn),原因也很簡單。 給大魏足夠的時間,撤離邊境百姓。 王朝戰(zhàn)爭,最容易激烈化的就是屠殺百姓,一但兩大王朝直接突襲,自然會牽扯到無辜百姓。 如果是真要打,那殺了就殺了,反正不是自己王朝的人。 可問題是,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壓根就不想跟大魏撕破臉。 他們還是想要神武大炮。 可給三品神武大炮,兩大王朝不接受,現(xiàn)在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壓迫大魏王朝。 然而,就在第七日。 隨著一陣陣的沖殺聲響起,大魏邊境,三十萬突邪大軍殺來。 而在大魏南面邊境,初元王朝也在同一時刻,殺出三十萬大軍。 這些是先鋒軍。 兩大王朝還沒有宣戰(zhàn),只不過他們開始真正的施壓了。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邊境的情報,第一時間送往大魏京都。 大魏兵部。 一則則消息迅速傳來。 “報。” “突邪王朝入侵我大魏邊境,三十萬大軍,悍不畏死,僅不過一個時辰,便快要攻下邊境筑城。” “報。” “初元王朝入侵我大魏邊境,半個時辰,邊境首城被破。” 兩道聲音分別傳來,讓整個兵部頓時鴉雀無聲。 他們知道,初元王朝與突邪王朝必然會向大魏宣戰(zhàn)。 今天突然襲擊,并沒有讓他們感到驚愕,真正讓他們感到驚愕的是,一個時辰,北面遭到重創(chuàng),南面更是直接淪陷一座首城。 這不可能。 “這怎么可能?初元大軍即便再強(qiáng),南面邊境,也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是守城之戰(zhàn),怎可能一個時辰內(nèi),被初元大軍擊潰?難不成他們動用了天雷大炮?” “查,徹查。” 兵部尚書張靖的聲音響起。 他感到不可思議,認(rèn)為初元王朝不可能在一個時辰內(nèi),攻破首城。 很快,一刻鐘后,新的情報傳來。 “報,尚書大人,根據(jù)前線情報,初元王朝三十萬大軍,陣亡十萬,攻下首城,并沒有使用天雷大炮。” 隨著新的情報傳來。 剎那間,兵部沸騰。 “瘋了嗎?十萬大軍換一座首城?” “首戰(zhàn)固然重要,可拿十萬將領(lǐng)的命來換取,這根本就沒有任何好處啊。” “一座首城而已,大魏即便是丟失了,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以后還可以收復(fù),十萬將士死了,那就真死了,他們瘋了嗎?” “不,他們沒有瘋,這十萬人,是表態(tài),如若再激烈下去,那就真的是全面戰(zhàn)爭了。” 張靖更是沉默不語。 他總算知道,為什么一個時辰內(nèi),首城就被攻破了。 拿十萬條命,來換取一座城。 初元王朝派來的先鋒軍,必然是精銳中的精銳,正常攻城戰(zhàn),死傷過萬就要撤兵。 但初元王朝付出十萬將士的生命,就是在告訴大魏,他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耐心了。 準(zhǔn)備七天,是不想殺百姓,免得矛盾激烈化。 但拿出十萬將士的生命,就是在警告,讓大魏知道,兩大王朝到底是什么態(tài)度。 “大人,要不把神武大炮拿過去,轟他娘的一炮?” 有人提議,將神武大炮拿過去。 可這個提議,瞬間被張靖否決了。 “不可。” 張靖搖了搖頭,大魏的確有神武大炮,可如果拿出神武大炮進(jìn)攻對面,那將徹底將矛盾激烈化。 神武大炮固然強(qiáng),可滅掉百萬大軍。 可問題是,兩大王朝知道大魏有神武大炮了,會傻乎乎站在你面前,讓你轟死嗎?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手段,入侵大魏。 而且不僅僅是初元王朝以及突邪王朝,只怕到那個時候,不知道多少勢力會涌入進(jìn)來,參與這場爭斗。 “先不要輕舉妄動,等老夫去一趟宮內(nèi)。” 思來想去,張靖沒有任何辦法。 他只能選擇回皇宮,找陛下商談。 兩刻鐘后。 張靖帶著緊急軍報,直接來到大魏皇宮內(nèi)。 而此時,百官也已經(jīng)知道這個消息了。 八千里加急軍報,這可是頭等頭的大事啊,他們怎可能不知? 養(yǎng)心殿內(nèi)。 六部尚書全部來齊,國公王侯一個都沒缺。 所有人都好奇,女帝到底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陛下。” “兩朝已經(jīng)入侵,此戰(zhàn)若戰(zhàn),就必須要盡快應(yīng)對,如若不戰(zhàn),也莫要拖延,否則將牽連無數(shù)百姓。” “請陛下速速抉擇。” 張靖的聲音響起。 龍椅上。 季靈看著手中的軍機(jī)情報,她也陷入了糾結(jié)猶豫之中。 許清宵說過,不可戰(zhà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