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平安縣。 望秋山。 約莫五人,聚集在此地。 五人皆然戴上面具,望著天穹,看不出神色。 他們的面具,分別畫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代表著五方神獸,是白衣門的五大天王。 “再有一會,月圓之日就到了,到時我等便可借助陰陽之力,打開武帝寶庫,得到武帝之寶了。” 有人出聲,語氣顯得異常激動。。 他們是白衣門的五大天王,地位極高,已經算是核心中的核心了。 “恩,門主說了,這件事情辦好,我等都能獲得獎賞。” “月圓之日當真是難等啊,不過好在沒有耽誤太長時間。” 他們議論,身為五大天王,皆然是四品王者,但對于白衣門門主許諾的獎賞,依舊充滿著期待。 “行了,不要廢話,月圓馬上到了,凝聚好陰陽之力。” 有人開口,面具畫著麒麟圖案,讓眾人莫要說話。 此話一說,其余四人立刻沉默。 大約一刻鐘后,終于天穹之上的明月,綻放光芒。 頓時之間,青龍與白虎兩位天王出手,凝聚出陰陽之力。 當下,空間扭曲,一股強大的吸力,將五人拉扯入內。 很快。 五人的身影消失。 而下一刻,白衣門五大天王進入了武帝秘境之中。 武帝秘境。 是一個山洞。 看起來有些荒雜,除了一座祭壇之外,沒有其他東西了。 連根毛都沒有。 五人進入秘境,第一時間便開始搜尋,只是一眼便發現山洞內什么都沒有。 可突兀之間,麒麟天王的聲音響起。 “你們看石壁上。” 隨著麒麟天王的聲音響起,一時之間其余四位天王紛紛將目光看向石壁。 一眼看去,頓時之間,四人神色有些變了。 【吾乃大魏忠良,一生隨陛下征戰,七次北伐,赫赫戰功,然,天不逢時,班師回朝,陛下無心朝政,以致朝中奸臣滋生,借陛下之病痛,肆無忌憚,把持朝政,禮樂崩壞】 【陛下晚年之際,更是慘遭奸臣幽禁,陛下深知朝堂大變,雖有心伐黨,但無力而為,故委托臣下,將陛下子嗣帶走,隱藏民間,待時機成熟,班師回朝,重奪皇位】 【然而,朝中大臣已有察覺,派精兵無數,日夜追殺,為護陛下遺孤,吾將遺孤安置平安縣中,開辟此處,若后世之人,有報國之心,有忠君之心,定要尋得武帝遺孤】 【誅奸臣,清君側,還我大魏朗朗乾坤】 【注:陛下曾請大真人觀過皇子面相,未來相貌英俊,有儒道大才之資,亦有武道神威,文武雙全也,后世人切記】 五段文字出現在石壁之上,這一刻五人的目光瞬間變得有些驚愕。 “這?” “果然,先帝果然有一個遺子啊。” “這是重要證據啊,果然如門主說的一模一樣,武帝有遺子,沒想到竟然遺留在平安縣。” 幾人驚愕。 他們身為白衣門天王,對白衣門自然是絕對忠誠,但對于武帝遺子就沒有那么相信了。 畢竟這種事情,他們又不清楚,白衣門打著尋找武帝遺子的口號,圖謀造反,是真是假,誰敢確定? 而對于他們來說,加入白衣門,要么就是走投無路了,要么就是白衣門能給他們帶來幫助,大家屬于各有所需。 倘若造反成功了,你好我好,可倘若造反失敗了,那也沒什么好說的。 可現在,他們來到了武帝遺跡之中,實實在在得知,武帝遺孤之事,竟然是真的。 這就意味著白衣門壓根就不是造反組織,而是真正的正義之士啊。 雖然這對大局沒有任何影響,畢竟白衣門早就說過,可這塊石壁,對白衣門弟子來說,尤其是他們五人來說,有一定的意義啊。 增加造反的自信啊。 但真正讓五人驚愕的不是這個,而是‘武帝遺孤在平安縣’,而且有儒道大才之相,亦有武道神威,文武雙全。 這才是五人真正驚愕的地方啊。 大魏王朝,如今國運昌盛,凝聚大魏龍鼎,氣運無雙。 以現在白衣門的實力,想要造反,基本上是做不到了,除非與大魏藩王聯手,不然的話,想要造反,還是洗洗睡吧。 五大兵營現在盡數被女帝掌控,軍民一心,再加上還有個許清宵,就更別說了。 所以造反的事情,白衣門現在壓根就沒想法,只能伺機而動,等待時機成熟。 可如若找到了武帝遺孤,那就不一樣了啊。 武帝遺孤,是大魏名正言順的太子,而且還是男子,倘若找回來了,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回歸朝廷。 就當著許清宵和六部尚書的面,將武帝遺孤帶出來。 許清宵不是半圣嗎?難不成還敢殺了武帝遺孤? 六部尚書,大魏國公列侯,那個敢不尊這位遺孤? 真要敢殺,大魏百姓能不能接受?朱圣一脈,天下讀書人罵不罵死你? 弒兄,這可是天大的罪過。 尤其是皇帝,你敢弒兄,給天下人帶了一個這樣的頭,那儒道禮樂崩壞,道德淪喪,大魏國運想不受到影響都不行。 找到武帝遺孤,就意味著可以要挾女帝退位。 直接讓女帝退位肯定是不行的,可白衣門借助民間勢力,各地藩王紛紛施加壓力,外加上天下讀書人口誅筆伐。 女帝不退不行。 你不退位,各地藩王可以名正言順造反了,一品都不好插手,畢竟這是皇室的家事。 哪里有太子不登基,讓公主登基的事情? 民間也會亂起來,倘若長子不登基,繼承大統,大魏百姓家家戶戶都要鬧騰起來,那些老二老三,甚至是幼子誰不覬覦家產?誰不想多分一點? 看似感覺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但影響卻極大。 尤其是石壁上,還特意落款一句。 【陛下曾請大真人觀過皇子面相,未來相貌英俊,有儒道大才之資,亦有武道神威,文武雙全也,后世人切記】 這是什么意思啊? 這就是說,這位武帝遺孤,文武雙全,是一位有能力有實力的皇子。 而不是那種廢物。 怕就怕淪為遺孤后,沒有任何一點才能,這樣的話,朝廷會以此為由,封個王爺差不多就算了。 可要是這位大魏遺孤,要才華有才華,有武力有武力,文武雙全的話,就一定能影響到大魏。 白衣門,藩王,天下讀書人,紛紛助力此人,有足夠的底氣,與大魏女帝叫板了。 這一刻,青龍天王的聲音不由響起。 “原來武帝遺孤竟藏在平安縣啊,而且文武雙全,未來必成大器。” “嘶,等等,許清宵不就是平安縣的人嗎?他年齡好像與武帝遺孤相仿啊,難不成許清宵就是武帝遺孤?” 他的聲音響起,顯得無比驚愕。 此話一說,其余四位天王也露出震驚之色了。 倘若當真是許清宵,那就麻煩了,至少對白衣門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許清宵現在是大魏半圣,心系大魏蒼生,如今被封平亂王,又享受大魏一半國運,完全不在乎什么帝位。 就算許清宵真是武帝遺孤,也沒有任何作用,因為許清宵不會造反。 “不可能。” “我知曉許清宵的年齡,他今年才剛剛二十歲,大魏女帝二十四歲,兩者之間相差四歲,武帝遺孤年齡上應當比女帝大一點,怎可能是許清宵?” 玄武天王出聲,他直接否認了這個可能性。 年齡上相差四歲,這個問題無法解釋。 “或許是許清宵謊報年齡?這些讀書人把自己年齡說小一點也正常。” 青龍天王回答,提出這個可能性,但很快朱雀天王搖了搖頭。 “這更不可能,人可以駐顏,也可以謊報年齡,但肉身骨骼以及氣血是無法騙人的,許清宵倘若謊報年齡,大魏文宮早就要做文章了,倘若許清宵真謊報年齡。” “明明二十四歲,往小說四歲,按照朱圣一脈這種尿性,他們不會說?” 朱雀天王的聲音響起,眾人紛紛點頭,倒不是不懷疑許清宵,而是太相信朱圣一脈的尿性了。 天下誰不知道朱圣一脈是什么品行? “不是許清宵,那會是誰?” “文韜武略?這種人想來不會低調,再者如今算起來的話,應該有二十五歲,甚至二十五以上,若是還潛伏,等過些年只怕就算出面,大魏王朝也不可能讓他繼承皇位。” 青龍天王同意朱雀天王所言,但問題是,武帝遺孤是誰? 一瞬間,眾人有些沉默。 而突兀之間,麒麟天王的聲音響起了。 “你們知不知道,許清宵有一個師兄。” 麒麟天王的聲音響起,一時之間,眾人不禁充滿著好奇。 “聽說過,但名氣不大,好像叫......叫......叫什么來著?” “有印象,太平詩會的時候,許清宵這師兄出面過一次,后來就不清楚了。” “你這么一說我記起來了,許清宵是有一個師兄,不過叫什么我不知道。” “麒麟天王,你的意思是說,許清宵的師兄,或許是武帝遺孤?” 四人開口,他們皆然不記得陳星河的名字,畢竟陳星河又沒什么名氣,唯一的名氣,還是沾了許清宵的光,不然的話,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陳星河是許清宵的師兄。 “有這個可能,不過不好說,我沒有見過他,只不過門內有探子記錄了他的信息。” “年齡剛好二十四歲,正月出生,也是個讀書人,不然的話,小小一個平安縣,除了許清宵之外,還聽聞過有什么才子嗎?” 麒麟天王回答道。 許清宵自出名之后,白衣門便在暗中觀察,不說記錄到一舉一動那么詳細,可身邊有誰自然要被記錄下來。 恰好麒麟天王看過陳星河的信息資料,只是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一個混子有什么好記的? 如今看來,這個陳星河很有可能是武帝遺孤。 “倘若當真是他的話,那也麻煩啊。” 青龍天王出聲,如此說道。 “不,說不準的。” “誰能保證他知道?誰又能保證許清宵知道?” “再說了,他身為許清宵的師兄,眼睜睜看著自己師弟一步一步問鼎至高?他心甘情愿嗎?人心都是自私復雜的。” “倘若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許清宵也不知道他這位師兄的身世,對我等來說是一件好事。” “當然,也不一定就是他師兄,或許是別人也說不準。” “這樣,我與朱雀在平安縣調查,你們三人回去稟告此事,讓門主來做抉擇,莫要自行主張,萬一耽誤了什么大事,我等也吃不消。” 麒麟天王沒有輕舉妄動,他只是猜測一番,是不是陳星河還是一個未知數。 沒必要如此著急。 “恩。” “麒麟天王說的沒錯,還是讓門主來定奪吧。” 幾人點了點頭,只是玄武天王的聲音響起了。 “其他的先不說,武帝遺寶在何處?為什么這里什么都沒有?” 他皺著眉頭,顯得有些疑惑。 此時此刻,眾人也不由露出好奇之色了。 這里是武帝寶庫,可卻沒有一點寶物,雖然得知了一些信息,可他們更在乎的還是武帝遺寶啊。 他們可是知道,武帝遺寶價值連城,各方勢力都想要得之。 整體有什么東西,他們不確定,但唯獨確定的是一樣東西,丹神古經,一本記載天下丹方的古經,據說其中還記載了破境丹這種神物。 可問題是,這里沒有。 “只有兩種可能。” “要么被人捷足先登,要么就是被此人藏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