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冊,許清宵悟圣道,驚天異象!【求月底月票】-《大魏讀書人》


    第(1/3)頁

    京都貢院。

    當看到周任明的文章后,許清宵的神色,微微變了。

    【強國策-尊圣而強,蔑圣則衰】

    這是周任明的文章開頭。

    行文洋洋灑灑,文章的內容,大致說的無非就是,國家想要強大起來,必須要有信念,而這個信念,就是圣人。

    朱圣!

    尊重朱圣,人人皆有品德,有仁義道德,這樣一來,大魏將會人人向上。

    倘若主考官是朱圣一脈的人,或許看到這篇文章,不管如何也會給個優等評價。

    可主考官是許清宵。

    還是那句話,許清宵并不會去針對某些人,身為主考官,必須要公平。

    許清宵也尊重朱圣。

    可問題是,這種文章,毫無任何營養,文章全篇都是在夸贊儒道有多好,朱圣有多好,朱圣一脈又有多少。。

    而且文章內容里里外外都帶著一種莫名的譏諷,什么人人不尊圣人國家將會衰敗,而一人不尊圣人也,是為道德敗壞。

    并且舉例子,尊重朱圣的人當官之后對國家做出怎樣的貢獻。

    而不尊重朱圣的人,當官之后,又損害了國家什么利益。

    文章算不上高明,但也沒有指著自己鼻子罵之類的。

    只能說,純粹就是惡心人的文章。

    當下,將最后一個字看完之后,許清宵提起毛筆,在上面直接評寫。

    【劣】

    僅僅只是一個字,代表著許清宵的意思。

    而后,放在一旁,不管不顧。

    科舉一共有三堂考試。

    如若出現一個劣,基本上就別想中舉了。

    當然如若后面兩堂考試,是甲上等的話,可以破格錄取。

    許清宵落筆之后,周任明一直關注著,他神色平靜,似乎也猜到許清宵會做什么。

    也就在此時,一份份試卷呈現上來。

    許清宵有空便一卷卷看,看完之后,基本上都會給予中肯的評價。

    好就是好,不是就是不好。

    甚至又是一個多時辰后,許清宵看到了陳星河的文章。

    對于陳星河的文章,許清宵也有些興趣。

    他認真觀看著。

    【強國策-民富國強】

    這是陳星河的策論,以百姓為開頭,整篇文章的內容,也都是圍繞百姓,認為大魏想要真正走向強國之路,就必須要讓百姓吃飽飯,讓百姓生活安康。

    等百姓安康之后,才會有勞動力,生產力,促使大魏更快的發展,走向強國之路。

    陳星河的文章,不說很好,但也不差,說到了點子上,但對于當前的大魏并不適合。

    不過總體來說,還算是不錯,許清宵給予了評價。

    乙中等。

    文章評價,甲乙丙丁劣,再細分上中下。

    乙中等不算差,如若能拿三個乙中等的話,中個舉沒問題,當然若是運氣不好,同期都是高材生,那就別想了。

    許清宵很公平,沒有因為陳星河是自己師兄,從而加分。

    是如何,就是如此。

    如此。

    又是兩個時辰后。

    科舉結束的鐘聲也隨之響起了。

    鐘聲響起。

    所有考官下去,將眾考生的試卷收走了。

    大部分人都顯得有些緊張,他們早就寫完了,一直在反復觀看而已。

    也有一部分人還沒有寫完,卻不敢多說什么,畢竟鐘聲響起,必須要收起試卷,不允許拖延時間。

    如若抗拒,視為放棄科舉。

    “明日卯時,第二堂科舉,諸位考生好好回去休息。”

    此時,王新志的聲音響起,告知眾人明日來參加第二堂考試。

    很待眾考生走后。

    眾人也開始忙碌的審批這些考卷了。

    這是大魏的科舉,主考官可以當場審批,也可以選擇收取考卷后,集中審批。

    畢竟文章倘若極好的情況下,會出現各種異象,若是挺不錯的,也自然有大儒閱讀。

    是夜。

    許清宵坐在貢院內,觀看著一份份考卷。

    一直到丑時三刻。

    許清宵將所有考卷全部看完了。

    因為是考卷,自然需要認真去看,并且還要給出一些注釋,與其余考官互相交流意見。

    而從這數千份考卷,許清宵愈發覺得于益這個人不簡單,同樣也知道了一件事情。

    這天下讀書人對朱圣的態度了。

    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這一千份考卷,除了個別幾個人,基本上所有人在文章當中都多多少少帶上圣人。

    對朱圣的崇敬,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讀書人崇敬圣人,這不是什么壞事,但許清宵卻敏銳地發現。

    這些讀書人,不僅僅只是崇尚圣人這么簡單,而是將圣人當做了信仰,一種根深蒂固的信仰,在他們眼中圣人超越一切,至高無上。

    從文章的某些內容就可以看出,天下讀書人對朱圣已經陷入了一種‘狂熱’以及‘信仰’的程度上了。

    細細想來,許清宵也逐漸意識到是什么原因。

    圣人的確高高在上,這是不可置疑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讀書人崇敬圣人,是尊師重道的表現。

    而對于圣人本身來說,他是希望自己的學問,自己的中心思想傳播出去,希望每個人都能理解自己的思想,從而建設一個充滿浩然正氣的世界。

    這是每一代圣人的想法。

    可這也只是圣人的想法。

    但圣人的門徒卻不這樣認為,他們因為跟隨過圣人,莫名產生一種‘虛榮’一種發自內心的‘驕傲’。

    待圣人逝去之后,他們也會搖身一變,變成圣人在世間的代言人。

    而為了穩固權力,為了繼續成為圣人的代言人,所以他們不斷給后世人洗腦,給后世讀書人洗腦。

    從小到大就灌輸‘圣人至高’的思想,圣人的每一句話,你都要牢牢記住,圣人每一本書,你也要牢牢記住。

    而為了讓讀書人乖乖聽話,就需要朝廷輔助,科舉就成為了穩固地位的最大競爭了。

    不管讀書人到底是不是真心讀書,但你想不想當官?想不想出人頭地?想不想過上好日子?

    想的話你就要讀書,考科舉,而科舉內容基本上都是由朱圣一脈把控。

    接下來學什么你心里應當明白了吧?

    這是內部地位穩固,通過科舉來限制讀書人。

    而外部地位穩固,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了,劃分階級,打壓異類。

    內部依靠的是科舉來穩固地位,外部就是劃分階級,怎么劃分?很簡單,繼續烘托朱圣。

    把圣人無限拔高,圣人沒死的時候,地位可能還沒這么高,但圣人死后,地位無限拔高,一代又一代的灌輸。

    朱圣做過那些事情,朱圣說過什么話,然后美化圣人,實際上圣人也有脾氣,也有欲望,只是他們懂得克制,明白道理。

    但隨著圣人死后,他們的門徒,開始神話圣人了,圣人沒有犯過一點錯,圣人曾經為了學習,站在冰天雪地里面如何如何。

    有的是真事,有的是假事,有的甚至朱圣一脈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只要不斷的宣傳,不斷的神話,一代又一代過去了,誰還會記得是真是假?

    尤其是對方是一位圣人,你敢質疑嗎?

    如果你非要質疑也不是不可以,可問題是,你拿什么資格質疑?不說別的,你最起碼得有半圣境界吧?

    可倘若真有半圣境界,也不會去質疑,所以形成了一種‘無解’的閉環。

    而神話圣人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朱圣一脈的地位越拉越高,文人也越來越推崇朱圣一脈,如此一來,其他讀書人怎么看?

    誰不想成為宴會上的風云人物?

    而且朱圣一脈更懂得穩固人心,他們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忙,擺出一副仁愛的樣子,團結一致。

    這就如同散戶和莊家的道理一樣。

    散戶如果凝聚成一團,可以輕而易舉干翻莊家,可問題是人心不齊,尤其是即便是有人說,要去干莊家,帶頭沖鋒,大部分人還是觀望。

    所以被莊家輕而易舉碾死。

    而莊家一旦成型了,就是滾雪球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加入了朱圣一脈,只要加入朱圣一脈,地位上就能得到提高。

    以后參加宴會或者是出門在外,來一句吾乃朱圣門徒,有沒有逼格?

    如若表現的好,還可以來大魏文宮聽一下課,要是會點人情世故,指不定拜師大儒。

    換誰誰扛得?。?

    所以朱圣一脈的人,只要將這些事情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等時間發酵。

    五百年的時間,完全夠了。

    甚至都已經多余了。

    自然而然,朱圣一脈成為了天下最大的讀書人團體。

    他們聚集在一起,推崇朱圣,霸占著各種資源,誰要是侵犯他們的利益,得到的便是天下讀書人集體討伐。

    任何穿越者,稍微看過資本論就明白這個道理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許清宵被天下讀書人仇視的原因啊。

    不是天下讀書人沒腦子,被人擺布,而是天下讀書人圍繞的都是自己利益。

    至于說讀書人有浩然正氣,按理說應當明辨是非。

    那么反過來一句話,什么叫做是非?

    誰會覺得自己做錯了?

    站在大魏文宮的角度上來看,大魏文宮做錯了嗎?

    許清宵怒懟大儒,雖然嚴儒的的確確有些做得不對,太過于嚴法了,可問題是你一個晚輩怒懟長輩,這是對還是錯?

    站在許清宵角度,是錯的。

    可站在嚴磊的角度上來看,這件事情他沒有什么問題。

    因為沒有任何明文規定說了,他不能這樣做。

    而許清宵又在一步一步挑戰大魏文宮,建立心學,創建新的學派。

    雖然到現在心學都一般般,可問題是,大家都推崇朱圣,你不但不推崇朱圣,不加入我們,而且還搞一個新的東西來?

    你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貨色?

    從這一刻開始,許清宵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就已經有些印象差了。

    結果許清宵更是把持朝政,文宮出招,許清宵不但完美化解,而且每一次都讓文宮吃癟。

    天下讀書人能舒服嗎?

    再加上先天第一印象的不爽,那么他們對許清宵就越來越不爽。

    所以文宮讓他們去針對許清宵,他們立刻答應。

    這叫做什么?這叫做鏟除異己。

    當然也有大儒沒有參與進來,但他們不參與進來,并非是說就認可許清宵,而是沒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

    甚至說,這些大儒已經沒有什么利益可言了,要么就是想安安穩穩度過余生,要么就是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負。

    而這種人,往往在文宮當中,屬于名聲大,但沒有任何實權的。

    是文宮拿出去宣傳的存在,可文宮如何發展,怎樣發展,這些大儒說不上話來,最多可以提點意見,可最終的權力,還是在那幫人手中。

    書房內。

    許清宵望著油燈燭火,這些道理他逐漸明白了。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實際上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利益決定一切,屁股決定腦袋。

    而且任何勢力做到這個程度,都會這樣發展。

    把文宮當做一個產業來看,很多事情一下子就明朗起來了。

    文宮越來越好,地位越來越高,那么加入文宮勢力的朱圣一脈,自然地位也越來越高。

    某某國掌控軍權,國君強勢無比,不尊儒生是吧?

    我打不過你,可文宮一張旨意下來,天下朱圣一脈的讀書人,罵不死你。

    天下讀書人,九成是朱圣一脈的,剩下的一成,完完全全屬于那種理想派,不愿意參與任何爭斗的存在。

    所以,文宮就代表天下讀書人。

    確定了自己的陣營,確定了自己的方向,那么所有事情就簡單多了。

    明確目的,圍繞利益,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一時之間。

    一道嘆息之聲響起了。

    這一次科舉,許清宵也算是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她并非是讓自己掌控科舉,而是讓自己明白,現在文宮到底是什么情況,天下讀書人又是什么情況。

    這些東西說給自己聽,自己只怕不會相信,但當自己主審科舉之后,很多道理自己都會明白。

    望著外面的夜色。

    許清宵推開房門,獨自一人靜一靜。

    月光之下。

    許清宵莫名覺得有些可笑。

    天下的儒者!

    竟是這般模樣,說到底都是一群凡人罷了。

    無非是受到天恩眷顧罷了。

    朱圣一脈能形成如此規模,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儒道獨一無二的眷顧,成為讀書人,增加天地之間的陽力。

    恰好出現了一位朱圣,成為了拉攏天下讀書人的金字招牌,只怕朱圣本人也想不到,自己死后五百年,會變成這種模樣。

    人和,朱圣一脈都是一等一的人精啊,看似簡單的手段,卻完美執行。

    當然這也離不開必然的自然規律。

    就好像王朝一樣,一旦建立王朝,再沒有天災人禍,也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將會迅速擴張,然而就一定會衍生出貪官和清官。

    這是必不可少的。

    但有一點,許清宵格外的清楚。

    天地之間,萬物皆然遵循自然規律,陰盛陽衰,陽盛陰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砀山县| 梓潼县| 清新县| 珲春市| 阿拉善盟| 嘉黎县| 青田县| 堆龙德庆县| 曲沃县| 聂荣县| 扎赉特旗| 湘乡市| 海口市| 扎兰屯市| 陕西省| 兴化市| 梁河县| 香河县| 额尔古纳市| 阆中市| 陆丰市| 龙山县| 远安县| 安宁市| 峨眉山市| 华亭县| 兰坪| 册亨县| 巫山县| 武冈市| 林西县| 石嘴山市| 琼结县| 灵璧县| 马边| 合阳县| 云浮市| 芷江| 威信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