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銘的聲音響起。 霸道且直接。 語氣之中,沒有任何退讓的意思。 朱圣一脈,跪于大魏京都外,三天三夜,寫萬字懺悔書。 這是天大的屈辱,對他們而言,這種屈辱,不比殺了他們要好。 文宮上下一片死寂。 但沉默了一會,文宮半圣的聲音響起了。 “先生,圣不可辱,條件老夫都可以答應,但圣不可辱。” “否則的話,所帶來的影響,你我都無法承受。” “老夫可以寫懺悔書,但讓老夫跪下,老夫做不到。。” 文宮半圣開口,吳銘的要求他可以答應,但唯獨下跪不行,他是半圣,已經踏足了圣境。 若他被辱,事情就沒那么好說了。 到時候,不是他要不要鬧了,而是天下讀書人,很有可能會走到無法逆轉的哪一步。 如若走到哪一步的話,對大魏,對吳銘,對他,對大魏文宮,對天下蒼生來說,都是一件壞事。 當然其余人下跪,這個可以。 但讓半圣下跪,做不到。 聲音傳至陳國。 吳銘所作所為,的的確確讓世人震驚,也讓世人徹徹底底明白了,一品到底有多強了。 一品,超越一切。 連半圣在一品面前,都無力掙扎,除非天下讀書人聚集在一起,否則的話,無法對一品造成任何一絲絲的影響與傷害。 “允爾不跪。” “但將朱圣親筆十二冊,借閱吾徒一觀。” 然而,吳銘的聲音響起,他允許半圣不跪,因為到了這個程度,讓對方跪下,的的確確有所影響。 可不跪需要付出代價,大魏文宮有朱圣親筆文章,一共十二冊,吳銘要求這十二冊文章借閱給許清宵觀看。 想要閱讀圣人親筆,最起碼要成為大儒,同時對朱圣一脈極其忠心,忠心到不要命那種,才能有資格閱讀,并且只能觀看一冊。 吳銘胃口很大,直接要求十二冊。 全部借給許清宵看。 只是此話一說,文宮上下頓時難受了,這十二冊圣言,即便是他們也沒有看過,借閱給許清宵? 這是實實在在有些做不到啊。 這個條件,比讓文宮半圣下跪還要難,至少天下讀書人不愿答應。 哪怕是文宮半圣,也不敢答應。 “十二冊圣言,意義極大,我等可以讓許清宵觀看,但不得借閱,并且只能拿出一冊。” 半圣開口,他最大的權限,就是讓許清宵看一冊。 十二圣言,意義太大了,這是大魏文宮的根本之一,拿一冊給許清宵看,可以。 但拿十二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們當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不過老夫知曉你們的底牌,也知曉你們會做什么事情。” “有一件事情,老夫今日就告訴你們吧。” “大魏,可不止兩位一品武者,把你們那些齷蹉的想法,統統給老夫收起來。” “老夫今日敢殺儒,真當老夫只是一時之勇?” 吳銘的聲音響起。 他一番話,石破天驚,傳至整個中洲,引來無盡嘩然。 大魏有兩位一品,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一個王朝,可孕育出一位一品,這是氣運孕育而出的,王朝氣運,鑄成一位一品,合情合理。 大魏之所以能誕生兩位一品,是因為大魏王朝太過于強盛,但極限應當就是兩位一品。 可現在吳銘說有三位一品。 這就令人不得不震驚了。 一位一品,就可以讓一個王朝立于不敗之地,除非一品跟一品廝殺,用同歸于盡的方式。 不然的話,發生再大的事情,可以保證國家不滅亡。 兩位一品,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至少內亂之類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完美杜絕。 想想看三位一品,能做什么事情?誰敢招惹?最多就是一些陰謀詭計,而且絕對不能太明顯,敢明顯就翻臉。 最主要的是,大魏擁有絕對掌控權了。 一品不可參戰,這是天下的明文規定,其原因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一品少,真打起來了,影響很大,一死就是死一雙,幾乎不可能出現只死一個的可能性。 所以真正到了這種程度,比拼的就是誰家一品多。 大魏有兩個,中洲有兩大王朝,所以死戰的話,意義不大,反而是讓中洲之外的勢力坐享漁翁之利。 可現在如若有三個,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大魏戰死兩個,還剩下一個一品,而這一個一品,能讓大魏橫推突邪與初元王朝。 就是如此恐怖。 所以,當吳銘說出大魏有第三個一品的時候,意義太大了。 不過,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畢竟又沒有規定一品不能撒謊的。 可這番話,對文宮來說,的的確確是壓力,莫名的壓力。 大魏有第三位一品嗎?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大魏文宮的作用,就會被硬生生削弱一大截。 大魏文宮代表著天下讀書人,而天下讀書人又代表著什么?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是無上陽力,可以壓制陰力。 所以,天下人必須要尊重讀書人,不可殺儒,一位讀書人死了,陽力就會少一部分,那么陰力則會變強一些,會滋生出更多的妖魔。 至于仙道,佛門,武道,他們無法阻止妖魔滋生,但卻可以斬殺妖魔,你滋生多少妖魔,大不了我斬多少妖魔,換句話來說,治標不治本。 可問題是,能治標也已經可以了啊,讀書人也治不了根本,也只能保證天下太平。 并且之所以現在看起來,妖魔不多,其根本原因,還不是因為五百年前出了一位圣人,徹徹底底壓制了陰力。 雖然現在陰力又逐漸恢復,妖魔滋生,但天底下還是有不少強者的,中洲四位一品,明面上的一品,其他四洲肯定也有一品。 這些一品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不是說沒有了你大魏文宮,大家就不行了。 這樣一來的話,在特殊情況下,殺儒還真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殺光天下讀書人,死你一位半圣,能引來什么大麻煩? 無非是出現點異象罷了。 吳銘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大魏有三個一品,死你一尊半圣,影響不大,再敢倚老賣老,別怪我一點機會都不給。 殺,永遠無法真正解恨,要讓對方感受到屈辱,這才是真正的解氣。 這一點,他很早就知道了。 至于大魏文宮信不信,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只是,最終,文宮內傳來了聲音。 “好,既然是先生開口,大魏文宮答應。” “不過,圣冊過于重要,可閱不可借,這是最后的底線。” “許清宵可來大魏文宮,閱書三月。” “先生應當明白,此物的重要性。” 半圣給予了回答。 雖然不甘心,雖然憋屈,但他賭不起,再者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去賭,意義不大。 當然借給許清宵肯定是不行的,東西依舊還得放在文宮中,而且限制三個月。 陳國當中。 吳銘稍稍思索一番,他對大魏文宮沒什么好感,殺也殺了,眼下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許清宵爭取一些好處罷了。 他看著許清宵,傳音道。 “你覺得如何?十二圣冊,的的確確意義極大,是圣人親筆所寫,對你儒道來說,有大好處。” “借來或許不太行,觀看就好,三個月的時間,你能看完嗎?” 吳銘出聲,他詢問許清宵道。 “可以!一個月即可。” 許清宵不可能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去看十二本書,最多一個月。 “好。” 聽到許清宵同意,吳銘倒也不廢話,直接望著大魏方向道。 “既如此,老夫便給朱圣一個面子。” “但爾等給老夫記住這一日,瞧瞧你們現在變成了什么樣子?” “如若總有一天,爾等要付出慘痛代價,一個個如畜生一般,還讀書人?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吳銘這番話還真不是故意惡心他們,而是發自內心所說。 這幫讀書人的的確確變了性質,整體看起來,哪里像讀書人啊?簡直是一群陰險小人。 隨著吳銘的聲音響起,大魏文宮沒有給予回答,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到此為止了。 不過這件事情,大魏文宮注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只不過眼下人們并不知道,大魏文宮會怎么去解決此事。 而陳國當中。 吳銘也收回了所有神通,此時廣陽侯等人齊齊朝著吳銘一拜。 “我等,拜見前輩。” 所有人都朝著吳銘一拜,這是一品武者,不可不敬。 什么侯爺,什么仙道強者,一品可沒有那么多劃分的。 看到眾人朝拜,吳銘沒有任何表情,而是看向許清宵道。 “許小友,隨我來吧。” 他開口,隨后周圍空間坍塌。 “前輩,這是回去嗎?” 許清宵好奇問道。 然而吳銘沒有說話,而是帶許清宵一同消失在了原地。 一時之間,城墻之上,眾人有些感慨。 這一品就是超然啊,說消失就消失。 不過很快,眾人更加不由感慨,許清宵的師傅,竟然是一品武者,當真是猛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極北之地。 山川林立,顯得十分陡峻,這里動輒千里赤地,沒有什么草木,也沒有什么水源,如同死域一般,很少有活物。 風聲很大,顯得異常寒冷。 一條長長的防線出現,這里是大魏極北之地,與北蠻鄰近之地。 整條防線有四座古城,駐扎著大魏軍人,還有一些苦工正在搭建防線,大部分的苦工,都是這次異族國的俘虜。 過來建筑防線的。 而隨著空間扭曲,許清宵與吳銘的身影,赫然出現在這里。 “北境邊關?” 站在虛空上,許清宵一眼便知道這是什么地方,他有些好奇,神色不解地看著吳銘,不知道吳銘帶他來此地做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