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圣言,異變出現-《大魏讀書人》
第(3/3)頁
他繼續(xù)出聲,安慰許清宵。
“明白,你回去告訴縣老爺,我受委屈無所謂,關鍵是咱們縣衙不能受委屈,縣老爺也不能受委屈。”
許清宵很自然地點了點頭。
“那行,還是清宵哥聰明,來,清宵哥,這是衙門給你準備的藥材,都是補血養(yǎng)身的。”
“還有這是十兩銀子,是衙門的補償。”
得到許清宵這番話,對方也笑顏逐開,將一袋銀子交給許清宵。
十兩銀子半斤多重,墊在手中有些沉。
差役月俸是一兩銀子。
大魏王朝的經濟體系還是比較穩(wěn)定,最小的貨幣是銅錢,一兩銀子等同于一千文錢,而一文錢可以購買兩張餅。
等同于前世兩千塊左右。
差役的身份其實就是臨時工,所以一兩銀子也差不多,轉正之后月俸二兩,逢年過節(jié)有點其他福利,也還算不錯。
衙門一口氣補償十兩銀子,等同于是一年的俸祿,還算是厚道,當然死了的話補償更多。
“多謝縣老爺。”
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兩,許清宵自然接下,這可是自己的血汗錢啊。
過來通信的同僚走了。
許清宵推開了房門,將書籍放在屋內,隨后關上房門,開始挑燈看書。
天色漸晚。
許清宵拿出第一本書。
【圣言】
書籍不算特別厚,但也不薄,許清宵翻開第一頁,上面標注著著書者。
‘文圣’
編著者。
‘言北斗’
通過今天與周凌的對話,許清宵知道文圣是誰,天地之間第一位以儒入圣之人。
儒道圣人。
基本上所有讀書人都要讀他的書,從而樹立自己的觀念,明白自己的路。
而文圣沒有名字,準確點來說,即便是有名字也不能直呼,必須要以文圣尊稱。
讀書人,無論是在大魏還是對整個天下來說,都是受人尊重的存在。
但奈何讀書這種東西需要天賦,畢竟不是人人會讀書,再者太平年間,百姓豐衣足食,有吃有喝,娛樂項目也多。
什么勾欄聽曲,什么賭牌蹴鞠,還能修仙問道,能靜下心讀書的人很少。
這就是許清宵主動上門詢問,周凌很開心的原因。
翻開書籍第二頁,前言浮現。
【人之一生,不過百年,草木一生,不過一瞬,人生苦短,所為幾何?】
【應如錢權,不得其意,應如美色,不得其悅,應如饕餮,不得其心。】
簡簡單單的前言,許清宵逐漸沉下心神。
他一頁又一頁的翻開。
每一個字都認真閱讀,每一句話也都會認真去理解。
就如此,足足兩個時辰過去。
已是深夜。
許清宵將圣言第一卷第一篇全部看完。
洋洋灑灑數萬字,每一個字都蘊含著道理,同時每一個字都讓許清宵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也就在這一瞬間。
突兀之間,腦海當中的文宮忽然震顫。
而與此同時,宏偉的聲音響起。
“人之一生,不過百年,草木一生,不過一瞬,人生苦短,所為幾何?”
“應如錢權,不得其意,應如美色,不得其悅,應如饕餮,不得其心。”
宏偉的聲音響起。
仿佛醍醐灌頂一般,讓許清宵覺醒智慧。
剎那間。
許清宵暈了過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