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倭人心思-《茍出一個盛唐》
第(1/3)頁
長門國丟失,唐軍正式踏足本州島。
從九州、四國、長門敗退的倭人,不斷散播著恐懼。
倭人朝堂爭論不休。
在亡國滅種的大禍面前,倭人也分化為兩派,主和與主戰,一些開明的權貴認為,唐軍兩萬,加上水軍也才三萬,并沒有滅亡倭國的準備和野心,只要把九州割讓出去,向大唐稱臣納降,就可以穩住唐軍,然后抽調所有力量,集中對付王審知。
他們已經看出王審知才存了滅國之心。
倭人對大唐普遍有敬畏之心,其上層權貴更是大唐文明的忠實擁篤。
軍事勝利總是會帶來政治紅利。
唐軍在九州、長門無敵的氣勢,已經擊碎了他們的信心。
當然,有主和派就有主戰派。
倭人天性中兼具著恭謹與狂妄。
他們認為憑借平安京的六七萬大軍,再招募全國武、士,未嘗不能與大唐一戰。
即便平安京戰事不利,也可退居關東平原,以飛驒山脈正面抵御唐軍,以水軍海賊侵襲唐軍糧道,積小勝為大勝,振奮國人士氣。
而且唐人遠來,必不能久留于倭土。
不過倭人大權都掌握在藤原忠平手上。
主戰派多是地方豪強,推源經基為首,欲借此戰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而藤原忠平也不能真與主戰派鬧僵,因為倭人朝堂掌握的軍力連海盜都對付不了。
還要靠這些豪強的武士們抵抗王審知。
雙方在醍醐面前爭論不休。
醍醐自從登基以來,壓根就沒有實權,一向是藤原家的傀儡,過著醉生夢死的“風雅”日子。
對國中劇變,力不從心。
每天被兩派人拉出來,爭來吵去。
矛盾累積到一定地步終究會爆發,地方豪強與武士團體的崛起,對倭國朝堂已經形成巨大沖擊力。
不知不覺間,藤原忠平便成了倭人嘴中的國賊。
小勝王審知的源經基成了倭國的英雄。
就在倭人朝堂爭論不休的時候,劉知俊率軍再敗平良持,收周防、安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邵阳市|
全南县|
西畴县|
乐陵市|
内江市|
若尔盖县|
甘南县|
岳阳县|
武功县|
凉城县|
江门市|
镇雄县|
泽库县|
康平县|
乌审旗|
黔东|
体育|
图们市|
金堂县|
韩城市|
鹤岗市|
德令哈市|
榕江县|
元阳县|
登封市|
五常市|
宜兰县|
曲麻莱县|
达尔|
晴隆县|
象州县|
江山市|
溧阳市|
金阳县|
扶余县|
周口市|
定襄县|
宣汉县|
东阿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