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零二章 一石四鳥-《茍出一個盛唐》


    第(1/3)頁

    天心閣議事,新增了韓延徽、馮道、宋齊丘、崔源照,軍方楊師厚、劉知俊、朱瑾、李承嗣旁聽。

    福建之事,基本就這么定下來。

    不過張承業對李禔出任福建觀察使稍有微詞。

    李曄知道他的想法,既然立了李祎為太子,就不應該再提升李禔的名望。

    然而在李曄眼中,李禔、李祐畢竟是親生兒子,終究是放不下,他現在還年輕,性格雖然暗弱了一些,但才干還是有的,不當太子,當個藩王,傳播傳播華夏文明還是夠的。

    遼東漠北平定之后,周邊基本沒有對手,若是能和平解決王審知,大唐在海上力量薄弱的短板也將被補齊。

    至于吐蕃,不過是砧板上的魚肉,就看大唐想怎么吞下去而已。

    銀行、金銀錢的推廣,也在此次議事中敲定。

    只要框架搭建起來,制度可以慢慢補齊,正如海洋一樣。

    東吳黃武五年,孫權就令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到達過呂宋,巡撫過南洋諸島。

    唐宋是造船的高峰期,安史之亂后期,戶部侍郎劉晏造歇艎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

    一斛等同一百二十斤,千斛差多不是六十噸重,放在后世也不能算小船了。

    代宗朝時,有船名曰“俞大娘”,開巷為圃,操船之工數百,吃穿用度、婚喪嫁娶皆在船上,重八九千石,差不多有六七百噸。

    海貿蓬勃發展,出現大量港口城市。

    廣州正是其中之一。

    歷史上的嶺南都被認為是荒蠻之地,當廣州興起之后,南方蓬勃發展,交趾隨之而起。

    如果不是被安史之亂、黃巢之亂打斷華夏前進的腳步,歷史上的華夏可能在大唐就邁入海洋。

    李曄興建大船、組建大船隊、發展海上貿易的提議,還是遭到了趙崇凝、張承業的抵觸。

    似乎傳統文人對海洋有種莫名的抵觸。

    認為此舉是勞民傷財,大唐為了幾兩銀子“下海”有失體面。

    再說有路上絲綢之路的支撐,已經足夠了。

    不過軍方對李曄的提議,都是無條件支持,還有韓延徽、馮道、宋齊丘、崔源照年輕一代也是支持,這讓他頗為欣慰。

    “大唐之未來在海上,這幾年諸位的日子過好了,卻不知百姓仍有啼饑號寒之苦,朕取利于海上,何為勞民傷財?”文人視角仍然聚焦在陸地上,卻不知道大食人在海上已經蓬勃興起。

    而商業旺盛之后,也能減輕對土地的壓榨。

    百姓更能安居樂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济南市| 东海县| 来安县| 长岛县| 福安市| 运城市| 安多县| 华容县| 凤山市| 澜沧| 宜黄县| 元朗区| 方城县| 循化| 南投市| 华安县| 淳化县| 白城市| 巧家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乡宁县| 双峰县| 竹山县| 亚东县| 福鼎市| 高邮市| 进贤县| 沁阳市| 青浦区| 临漳县| 牟定县| 毕节市| 青岛市| 锡林浩特市| 通榆县| 靖远县| 子长县| 郧西县| 贡山|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