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九十四章 太子之位-《茍出一個盛唐》


    第(3/3)頁

    還有各種隱形的稅賦,苛捐雜稅,兵役徭役,都是官府老爺一句話的事。

    李曄不搞虛的,農牧只需承擔一成的稅賦,其他的人頭稅、攤派、徭役全部取消。

    商稅稍稍高一些,十稅三,只要領到三司使的牌照,理論上就可以在大唐境內暢通無阻,不用經受層層盤剝。

    當然,其實也有隱形稅賦,比如官鹽,就是變相的人頭稅。

    絲綢之路的打通,大唐暫時不缺錢,民間若是有活力,大唐自然就財源滾滾了。

    兵役也是有的。

    每年會在夏冬兩季各有一個月的軍事訓練。

    退役將士、青壯必須參加。

    特別是邊境地區,嚴格執行,由兵部主持,皇城司監控,地方官執行,宣教司檢驗,作為地方官員政績的考評。

    免稅令一下,真的就是舉國歡騰了。

    這些年老天爺也給面子,沒有出現大旱,幾大產糧區接連豐收,特別是淮南道、廣東道、廣南道,一年兩熟三熟,糧食源源不絕送入升州,又通過運河運抵關中,漕運逐漸興旺起來,吸收大量勞動力。

    沿途的泗、宿、宋、汴、洛陽再度繁榮。

    雖說東征的時候耗費不少,不過現在大唐家大業大。

    與冊封皇后的禮儀不同,冊封太子就低調多了。

    這不僅是李曄的意思,也是張承業的想法。

    只祭拜了天地、宗廟,召見文武百官,其他的一切從簡。

    除了皇后、太子,李曄又冊封五名親王。

    前廢太子李裕的兩個兒子李洺、李深封渤王、遼王,坐鎮龍泉府與遼陽府。

    皇九子李禎,封滇王,坐鎮云南昆州。

    皇十子李祁,封豐王,坐鎮廣南交州。

    皇十一子李祜,封潢王,坐鎮遼西臨潢府。

    凡入封的皇子,皆有兩千人的精銳衛隊,有參與地方軍機大事之權,不得干涉地方政務,但可以詢問監督,算是個大唐皇室派出去的觀察員。

    吃穿用度,皆有定制,由皇莊供給,與地方無尤。

    平原見兩個才十一二歲的侄子要調任邊荒之地,挺著大肚子找李曄理論,要他的父皇換個富庶之地。

    若不是見平原大肚子,李曄當場就要呵斥她婦人之見了。

    李洺、李深兩人留在中土才不安全,動不動就卷入爭斗中,在外面反而清凈。

    不過在平原的一再堅持下,李曄答應在武營畢業,十六歲之后才入封地。

    說到武營,再叫武營就不合適了,完全沒有牌面。

    李曄跟張承業、李巨川、趙崇凝商議之后,改為尚學。

    趙崇凝親自題詞崇文尚武、國之根本。

    趙崇凝畢竟是文人大佬,私心還是有的,李曄改成尚武崇文、國之根本,又在后面加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八個字,刻成巨碑,立在大明宮之前。

    大唐兩京五都,都設有尚學,發掘天下文武人才。

    至于太學,就留給儒士們養老,充充牌面,接納各國的遣唐使。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河间市| 宜良县| 清镇市| 康定县| 苍溪县| 民县| 卫辉市| 扶余县| 辛集市| 遂溪县| 漳州市| 嘉义县| 绩溪县| 永寿县| 当涂县| 自贡市| 耿马| 建始县| 和平区| 武汉市| 贡嘎县| 建平县| 桐城市| 依兰县| 灵宝市| 铜川市| 巨鹿县| 铜梁县| 丹凤县| 方山县| 常山县| 上犹县| 大名县| 晋城| 金湖县| 潍坊市| 永吉县| 九龙城区| 桓仁|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