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八十九章 利益分配-《茍出一個盛唐》


    第(3/3)頁

    酒宴之后,諸人歡醉而去,李曄便與莫咄進入實質性的談話。

    若論文明程度,黠戛斯低大唐好幾個段位,至今還保有相當濃厚的原始社會殘余,還比不上當年的突厥與回鶻,統治框架非常初疏,男女混雜,不知禮儀。

    這也導致黠戛斯民風較為淳樸。

    華夏對黠戛斯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李曄改造黠戛斯的信心大增。

    這次談話沒有其他人知道,第二日,莫咄便被賜以國姓,改為李多祿。

    又敦促黠戛斯將領紛紛改為漢姓。

    黠戛斯人多無姓,名字五花八門,隨意而起,文字也是突厥的象形文字,已經沒有多少活力,幾乎快成死文字,在宣教使的幫助下,黠戛斯人紛紛有了姓氏和名字。

    根據讀音多改為張、金、屈、顧、莫等,李姓只有王族可用。

    莫咄自稱出自隴右李家,他沒有抵觸,下面人更不會反對,也樂得沾一沾大唐的榮光。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后面還會有進一步的融合。

    王族、貴族子弟年滿六歲之后要送到長安的太學。

    每年還要在民間選有天賦的孩童入武營。

    不過一切都需要潛移默化的進行。

    既然兩家都是一家了,李曄也不客氣,昨夜深談的成果之一就是定下以唐言為官方語言。

    這是改造黠戛斯的基礎。

    也是黠戛斯的投名狀。

    語言一統,其中可操作的就太多了。

    李曄別的不敢說,夾帶私貨這種事簡直是駕輕就熟。

    武人開疆拓土,文人們也該貢獻貢獻圣人教義。

    隨著天下統一,大唐每年科舉的世子越來越多。

    李曄沒興趣像大宋一樣提高科舉錄取率,弄得遍地冗官,文官必須要有真才實學,這也導致大量世子名落孫山。

    考不上的人,三年之后可以再考,但有年齡限制,過了四十,科舉也不會招收了。

    大量底層士子干脆入了宣教司在邊地謀個差事,日子過的也不錯。

    能力突出的還被提為縣令,比在中土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強太多。

    宣教司的規模還需要再擴大。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晴隆县| 通山县| 拉萨市| 巴南区| 壤塘县| 霍林郭勒市| 海南省| 冀州市| 琼结县| 通州市| 略阳县| 岢岚县| 温州市| 威信县| 缙云县| 隆昌县| 同德县| 灵宝市| 开阳县| 繁峙县| 定安县| 大关县| 高淳县| 绥江县| 云和县| 莲花县| 旌德县| 上杭县| 九寨沟县| 巴中市| 都匀市| 保康县| 庆云县| 伊金霍洛旗| 阿拉善左旗| 抚州市| 左权县| 高台县| 天祝| 英吉沙县|